贵州六盘水墙体广告 “曾经的水城河,每到雨季,泥泞不堪、臭气熏天,我们都要绕道而行,唯恐躲闪不及。往常改造后,‘雨污分流’,河边风光也变美了,每天我都会来这里小坐一下。”5月13日,看着改造后有了很大改观的水城河,72岁的老人王立丘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随着
六盘水城市建立速度不时加快,沿线大量的污水排入水城河,每到下雨天,便成名不虚传的“水城”,污水、雨水混合而流构成“臭 水”,水城河沿线的市民饱受其苦,怨声载道。为此,市委、市政府痛下决计,将水城河综合管理归入2015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大手笔投入21.81亿 元“铁腕”整治,还清还美还绿于民。目前,该工程正稳步推进,局部河段改造已近序幕,沿河景观逐步显现。
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市“十件民生实事”触及的教育、
医疗卫生、交通、扶贫、就业、
乡村平安饮水、社会福利、城市配套设备、水城河治 理、绿
化工程等10个方面63个项目圆满收官,顺了民意、得了民意、惠了民生。2016年,市委、市政府定下“十件民生实事”:紧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 育精准扶贫,对2万建档立卡
乡村贫穷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补助)学杂费;扶持微型企业1300户,带动就业6500人,公益性岗位安顿就业艰难人员 6500人以内;高中教育城完成招生,建立28所
乡村幼儿园、32个规范化
乡村寄宿制学校和80个
乡村留守儿童之家;
乡村、城市低保规范分别进步18%和 10%,进步残疾人补助规范……桩桩件件依然从百姓最期盼处理的事情着手。
据悉,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估计投资96.9亿元,同比增加34.8亿元,今年方案完成63.4亿元。1至4月,已完成投资24.1亿元,占年度方案的38.05%。
为确保“十件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市直有关部门正依照年初肯定的目的任务冲击,加大项目督查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处理项目建立存在的艰难 和问题。下一步,还将加大听取民意的力度,推进民生实事的落实,并停止专题研讨将其上升为“法治工程”,真正构成市级指导领办、人大督办、部门和市县主办 的“
六盘水形式”,为328万凉都人民处理一大批最关怀、最直接、最理想的利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