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墙体广告 “欢送大家参观
广西博物馆,下面由我来引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经过一段三分多钟的微视频,
广西博物馆馆长吴伟峰 出镜并担当解说员,向观众引见和分享了该馆的馆藏之宝。今日,由
广西博物馆特别筹划、全国首创的“馆长说宝”正式亮相,并在
广西博物馆官方网站、微信平台 及新浪微博同步上线。
随同着悠扬的琵琶乐《春江花月夜》,首期“馆长说宝”将镜头对准了馆藏一级文物翔鹭纹铜鼓,这件文物于1976年出土于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在
广西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讲解员吴伟峰站在展柜前,语气轻松地向观众引见这面铜鼓的根本状况,还特别分享了当年考古开掘时的情形。“这面铜鼓出土时在泥水坑里,维护得十分完好,不像其他埋在土里的文物那么残破。”
随后,吴伟峰还以精练的语句向观众引见了铜鼓的来源和历史作用。虽然首期微视频只要三分多钟,但足以看出制造 者的用心水平,特别是在内容引见上,吴伟峰特别选择了浅显易懂的言语,以观众感兴味的角度切入主题。吴伟峰说,假如制造成电视节目或纪录影片,画面感肯定 更恢弘,内容也愈加丰厚,但是需求消耗不少的人力和时间。如今以微视频的方式呈现,更契合当下观众的观看习气。
虽然首期微视频只要三分多钟,无法全方位展示文物的方方面面,但新颖的方式足以引发观众们的猎奇心。据理解,从今天起,“馆长说宝”微视频将每月制造一至两期,同时在
广西博物馆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及新浪微博播出。
今后微视频内容还将以引荐
广西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主,配合引见与
广西历史、文化相关的其他馆馆藏国宝,吸收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理解和认识这些见证了人类历史文化的文物。
馆长引见了什么宝贝?
称号:翔鹭纹铜鼓
尺寸:通高52厘米,面径77.5厘米,底径90厘米
时期:西汉
引见: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是一座西汉前期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墓葬。出土了铜器、铁器、漆木器、陶器、玉石器、纺织物等1000多件文物。墓主人可能是西汉初年南越国的高级将领,也有可能是当时的西瓯君。
这面翔鹭纹铜鼓保管完好,纹饰明晰,图案精巧,是石寨山型晚期的代表作。鼓面和鼓身的主要纹饰为翔鹭纹、划船 纹和羽人舞蹈纹。展开画面,呈现的是你追我赶的龙舟竞渡热烈氛围,化装成鹭鸟的舞人翩翩起舞的漂亮场景,使人如设身处地,如闻其声。这些图像,表现了当时 盛行的龙舟竞渡和手舞足蹈的理想生活,留下了难得的民族风情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