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墙体广告 南宁市民刘女士的女儿欢欢和一个同窗闹矛盾,欢欢的同窗竟用美工刀将她的手划伤。事发后,欢欢 被送到
医院缝了3针。刘女士本想找学校理论,又怕给教师留下坏印象,她想找对方家长说话,对方却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应对。“孩子不懂事,不懂什么是暴力, 但家长不会教育吗?”刘女士说。
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孩子之间发作的暴力行为确实是不少家长的懊恼,一方面孩子年幼无知,对“暴力”的认识不深;另一方面,出事后,教师、家长之间的态度和处置方式,也让不少父母苦恼。
案例1
女儿被同窗划伤缝了3针
刘 女士的女儿欢欢今年读小学四年级,平常是一个生动开朗的孩子。几天前,刘女士像往常一样,在送完女儿到学校后便到
公司上班,谁知还没多久就接到了教师的电 话。教师说,欢欢的手被同窗划伤了,让刘女士赶紧到
医院去。“我当时心里咯噔了下,早上女儿还好好的,怎样才过了一两个小时就受伤了?”刘女士说。
到 了
医院后,女儿曾经从急诊室出来,刘女士看到,欢欢一只手大拇指的虎口处至手背已被包扎好。医生通知刘女士,由于伤口比拟深,
医院曾经替欢欢打了部分麻 醉,并缝了3针。“真的很心疼,女儿是我的宝,从小到大都没受过什么伤,这次却被缝针!”刘女士说。在和欢欢以及教师的交谈中,刘女士理解到,当天欢欢和 一名男同窗发作了争持,对方一气之下便拿起美工刀说要“杀死她”,便划伤了她的手。
刘女士一边安抚女儿的心情,一边等着对方父母,想和他们谈谈。但最后来的竟是男同窗的爷爷奶奶。刘女士打电话给对方父母,对方父母向刘女士表示了歉意,称由于工作而忙不开,只能让老人出面。刘女士以为老人曾经上了年岁,无法为此事担责。于是,刘女士选择带女儿先回家。
回 到家后,刘女士很苦恼,她担忧这件事会给女儿形成不良影响,想投诉教师,让学校也负起义务,可又担忧一旦向学校投诉,教师以后会对女儿有意见,从而影响孩 子以后的校园生活。刘女士打算找相识的律师咨询一下,看能否能采取法律行动。思来想去,刘女士还是决议先张望再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