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
墙体广告 日前,2016年贺州市级文物维护单位正式发布,共有34处不可挪动文物被列入市级文物维护单位名单。
贺州市历史长久,文化灿烂。先秦时期,贺州是百越族的汇集地,楚、越文化融合的前沿地带;西汉初属南越国,汉武帝元鼎六年设临贺县、封阳县、富川县,属苍梧郡;两汉时期属交州府,与
梧州、
广东封开一道被
现代专家学者公以为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源地,中原汉文化、楚文化和岭南百越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明清之际,贺州是桂、湘、粤三省(区)的商品集散地。长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厚多彩的文物古迹。
为实在增强我市文物维护工作,依照“维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应用、增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我市发布了本批市级文物维护单位,共34处,分别为八步鸡心山新石器时期遗址、点灯山遗址、灵峰山摩崖石刻、尖峰山徐悲鸿题摩崖石刻、刘宗标故居、莲塘村江氏祖屋、张廷辅故居、珠端会馆、
湖南会馆、平桂红楼、牛岩渡槽等。
据理解,目前我市不可挪动文物曾经实行属地管理,全面树立了三级(国度级、自治区级、市县级)重点文物维护体系。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贺州市共登录了781处文物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文物维护单位31处,市、县级文物维护单位14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