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墙体广告 昆明是一座资源型、水质型缺水城市,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立,近日,
昆明制定出台《
昆明市海绵城市建立工作计划》,并成立由市长挂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海绵城市建立工作指导小组,目的是到2020年,20%以上的建成区到达海绵城市规范;2030年,80%以上建成区到达海绵城市规范。
为啥建?
昆明是一个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构造性缺水“四缺并存”的地域,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缺乏300立方米,被列为全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加之一边是缺水,一边是汛期大量雨水白白流走,这一现状让强推海绵城市势在必行。
早在2009年,
昆明就开端施行雨水资源化应用,并制定出台《
昆明市城市雨水搜集应用的规则》,是国内第一个以政府文件的方式强力推进雨水资源化应用的城市。截至去年年底,
昆明主城及呈贡区范围内共建成160个雨水综合应用设备,设计范围为10.9万立方米/日。同时,
昆明还在新建和改建道路中推行生态道路建立,共有68条道路采用了雨水生态断面技术与道路同步建立。此外,为综合处理城市雨污混流及城区局部区域雨水淹水点问题,
昆明市还分离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在主城三环路以内展开了雨污调蓄池试点建立,共建成17座调蓄池,总容积为21.24万立方米,配套管网17.7公里。
昆明市水务局副局长、市节水办主任龚询木引见,展开海绵城市建立,不只能够节约优质水资源,增加可应用水资源总量,完成优水优用,还能对管理和维护滇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立,改善和修复以滇池为主的城市水环境,进步城市可持续开展才能和新型城镇化建立质量,近日,
昆明市政府制定下发《
昆明市海绵城市建立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依照《计划》,
昆明将在14个县(市)区、5个国度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空港经济区范围内全面展开海绵城市建立。其中,分离滇池流域水污染管理的需求,对滇池流域的
昆明中心城区和晋宁县(东城和南城)停止统一规划和施行;其他县(市)区政府、阳宗海和倘甸管委会应分离各地实践,分别组织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施行计划,并依照海绵城市目的请求自行组织建立。加快城市雨污分流管网建立改造与城区易涝点整治,推进城市雨水管渠、雨水泵站等排水防涝设备改造与建立,减轻城市积水内涝问题。推进
昆明市城市河道水系生态综合整治工程,逐渐恢复和坚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施行河道生态修复,重塑安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维护现有湿地,构建良性水循环系统,改善水环境质量,进步城市河道水系输排水才能。
怎样建?
到2020年两成区域要达标
昆明将把海绵城市建立指标和请求,作为城市规划答应和项目建立的前置条件,在建立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检查、施工答应等环节,将海绵城市有关工程措施作为重点内容予以检查。新、改、扩建工业和民用建筑应继续严厉依照节水“三同时” 制度和
昆明市海绵城市建立技术请求,同期配套建立雨水综合应用设备;新建城市道路、高架桥、广场等市政工程项目应依照
昆明市海绵城市建立技术请求,设置浸透、转输和截污净化等设备,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和施工;新建城市公园和绿地等市政工程项目应分离周边水系、道路、市政设备等,依照
昆明市海绵城市建立技术请求,量体裁衣建立雨水综合应用措施,加强公园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用,为滞蓄和净化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
建立海绵城市,最重要的就是要想方设法留住雨水并加以应用。
昆明将经过海绵城市建立,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把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应用。总体目的是: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到达海绵城市建立规范请求,城市面源污染得到一定控制;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到达海绵城市建立规范请求,城市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
昆明还将综合思索城市新建区、旧城改造区、水生态敏感区等区域布置,分离城市水系、城市园林绿地、市政道路、绿色建筑小区等项目,在滇池流域范围内,肯定海绵城市建立申报国度和省级连片试点区域(不低于15平方公里),试点区域范围内已建成的单位、企业、住宅小区、城市道路、高架桥、广场、城市公园和绿地等,应依照请求和时间节点停止建立和提升改造,配套建立雨水综合应用设备,到达
昆明市海绵城市建立相关技术请求。
海绵城市建立不只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理论,更是城市规划、建立创新和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契机。下一步,
昆明将在原出台的《
昆明市城市雨水搜集应用的规则》根底上,制定
昆明市海绵城市建立管理方法,并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立,让城市水生态文化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