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墙体广告 今天是“5·20”,不少人把这一天当成了表达爱意的节日。但今天,我们要关注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同样盼望爱情和家庭,但他们要遇到很多健全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在一次随机调查中,20-40岁的残疾人中,有三成以上人处于未婚或离婚的状态。
【现状】残疾“剩男”比残疾“剩女”更多
最近一次(2007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显现:全国残疾人口婚姻情况中,15岁以上残疾人未婚的占残疾人总数的12.4%,达982万;在婚有配偶的残疾人为4811万,占60.82%;离婚及丧偶的人口2116万,占26.76%。
而记者日前随机对我市70余名25-40岁残疾人的调查发现,有超越三成的残疾人成了“剩男剩女”。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残疾人与女性残疾人未婚比例根本到达4:1,也就是说,残疾男性比残疾女性更难找到“另一半”。
【问题】为什么这些适龄残疾青年还“单着”?
“圈子”太小
“平常出趟门都很不便当,所以和外界的交往很少,更别谈找对象了。”何佳(化名)今年38岁,因患有小儿麻木症,双脚简直无法站立。何佳如今在一家工厂里做产品包装,每天上班就是“两点一线”。周末也是窝在家里上网、看电影,简直不出门。
这其实是一切残疾人都面临的普遍问题。上周,本报报道了天元区大型残疾人公益相亲交友联谊会征集报名的信息,以至吸收了不少外地残疾人的关注。“关于残疾人来说,找残疾人作为伴侣愈加理想,但假如没有这样的活动,大家又很难聚到一同认识。”
益阳的残疾人罗辉说,圈子小是他们结交朋友或是婚姻的最大障碍。
自信心缺乏
肢体残疾人吴静则表示,本人对恋爱没有什么自信心。在网上曾认识一个有好感的女性朋友,对方是身体健全的正常人。但有一次对方提出要见面,本人却忽然觉得配不上对方,于是没有再回复。到如今,吴静还是觉得十分遗憾,“没有自信去面对一个身体健全的女孩,怕耽搁她的生活。”
遗传疾病
残疾人刘华(化名)和以前的女友都是聋哑人,因女方父母担忧聋哑会遗传下一代,最终两人分手。
市妇幼保健院遗传优生科主任周舒香表示,很多残疾人都会选择和本人状况相似的残疾人作为伴侣,比方聋哑人互相交流会更顺畅,但假如都双方都带有致残的遗传性基因,就会形成遗传概率叠加。特别是假如父母双方都为先天性耳聋,并且携带耳聋基因,那么他们的孩子有四分之一的概率也会患有先天性耳聋。
她倡议,残疾人孕前最好做好遗传优生检查,一方面能够明白扫除一些非遗传性疾病。另外,关于可能呈现的遗传致残疾病,能够提早做好风险预警。
经济条件
大多数残疾人家庭的经济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局部残疾人与残疾人组成家庭后,则面临更多的经济及生活方面的问题。所以一些残疾人以至惧怕结婚,担忧生活遇到更多的问题。
株洲城区的谢先生,3岁时患上小儿麻木症,后来,他娶的妻子也是小儿麻木症患者。由于两人都没有正式工作,只能应用小杂物间开了个小卖部。固然邻居尽可能照顾他们的生意,但收入也不过如此,一家人还得靠低保金过日子。直到最近几年,社区思索到他家的实践状况,让他担任起了残疾人专职委员,经济收入才略有进步。他表示,固然他们家庭很和睦,但毕竟两人都是残疾人,经济问题是难以逃避的最理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