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举行的第11届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盛况仍记忆犹新:展洽会一经批准,展位即被抢订一空,后来者一位难求;展洽会也展示出了十足的“国际范儿”,除俄罗斯和蒙古国展商外,韩国、巴基斯坦的展商也与主办者积极接洽,希望参展或观摩。
海拉尔区的商贸生机日趋加强,受关注水平越来越高。
数据显现,近5年来,海拉尔区年均新增商业面积10万平方米,商业网点到达1.4万个,效劳业掩盖大兴安岭以西170万人口,社会消费品批发总额占到
呼伦贝尔市的四分之一强;2014年进出口总额到达2.04亿美圆,同比增长了810倍。
呼伦贝尔市委常委、海拉尔区委书记毕国臣说:“依照
内蒙古自治区‘8337’开展思绪,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海拉尔区克制资源禀赋缺乏的短板,发挥比拟优势,把
现代效劳业作为经济社会开展的主攻方向,使其成为调构造、转方式、促变革、惠民生的有力抓手。”
变革开放之初,被誉为“草原王府井”的第一百货大楼是海拉尔人的自豪。往常,大型商业综合体、品牌百货主力店、大型超市、品牌店、连锁店、星级酒店林立的三角地黄金商业圈成了大号的“草原王府井”。
而且,三角地黄金商业圈一极独大的场面正在改动。海拉尔区今年将强力推进万家惠农贸市场、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三角地时期广场商业综合体等7大商贸工程,涵盖商贸、仓储、深加工等多个业态,关于调整构造、优化规划、丰厚业态、改善功用大有裨益。
在国度“一带一路”战略和
内蒙古自治区“8337”开展思绪的引领下,海拉尔区正积极建立中俄蒙协作先导区的中心区。目前
呼伦贝尔市已构成以满洲里为龙头,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黑山头、室韦为翼,海拉尔为中心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近年来,海拉尔区以打造区域中心城市为抓手,着力建立以绿色农畜产品消费加工输出基地、表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征的国际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集散基地、中俄蒙
现代商贸物流基地、有色金属消费加工基地、
现代配备制造基地为重点的,以
现代效劳业为支撑,多元开展的县域经济体系。海拉尔区把效劳全市、
联通俄蒙、对接东北的中俄蒙国际物流园作为重点加以打造,吸收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
中俄蒙国际物流园天文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园区管委会项目办主任刘晓东说,如今海拉尔区食品、
建材、电子、绿色农畜产品等产业链条已延伸至俄蒙市场,而且三方在产业、资源等方面的互补性也越来越强。因而,中俄产业园和中蒙产业园口岸联检、仓储保税区、国际贸易区等成为物流园的主打品牌。其他项目,如二手车维修买卖市场、报废
汽车回收拆解市场、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牧机扩建、机械设备维修买卖中心等也相继进入。该物流园的中期目的是到2017年完成“七通一平”建立,远期目的是到202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建成公共信息平台和公铁联运中心两大配套工程,到达累计入驻企业100家,完成销售收入100亿元,新增税收8亿元,布置就业岗位1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