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民间艺人创作巨幅漆画清明上河图

民间艺人创作巨幅漆画清明上河图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5月26日 02: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贵州贵阳墙体广告

  贵州贵阳墙体广告   毕节市大方县民间艺人董文君耗时3年多,初步完成了17块总长7.38米、宽0.6米的拼接漆画《清明上河图》。
  董文君说,他想经过本人的作品,用实践行动惹起更多人关于大方漆器的关注,激起更多人参加到这个行业中,使濒临断代的传统工艺走产业化道路,让“贵州三宝”之一的大方漆器再次绽放光辉,走向世界。
  为刻好底板手指都变形了
  5月25日,记者走近这位民间艺人,理解他创作背后的故事。
  今年48岁的董文君,打小就对大方漆器文化情有独钟,7岁起就拜师学习大方漆器,近四十年来,简直每天都和漆器打交道。董文君说,固然大方 漆器在当地成名已久,但是实践传承下来的工艺比拟少,由于濒临断代,如何让漆器在传承中创新开展更是横在他心头的一道难题。“就是在外地打工,也没有遗忘 过漆器的开展传承。”
  “之所以要以手工漆画《清明上河图》来推行大方漆器文化,是为了让大家觉得大方的漆器是在传承中创新的,也能够走产业化开展的道路,也能走向世界的。”董文君说,他在2013年受聘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当漆画教师时,就萌发了这个想法。
  但是,施行起来却十分艰难,由于《清明上河图》原图的特性,为了保证其完好性,每块60厘米长、45厘米宽的木呆板,他每天只能雕2厘米, 在这过程中,不但需求极好的耐烦和雕琢功底,还必需有极强的膂力和意志力做支撑,他也曾屡次想要放弃,“太辛劳了,我手指都由于这个变形了,而且那个板子 很硬,三四个月才干刻完一块,特别惧怕刻错,一错就得重来。”但朋友和家人的不时鼓舞,最终支撑着他完成了他这终身的漆器巅峰之作。
  耗时3年 完成漆画《清明上河图》
  在董文君的家里,初完成的漆画《清明上河图》分红17块放在地板上。经过瓷碗灰鸡蛋壳镶嵌,再以隐花的钩漆、雕琢、缕绘、晕染磨显等技艺,画卷中共绘人物500多个,若隐若现的牛、骡、马60多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0多艘,房屋、桥梁、城楼隐约可见。
  在雕琢完成后,董文君每天的任务就是用手或者抹布摩擦漆画的外表,以此增加画面的光泽度。时间一长,用瓷碗灰鸡蛋壳镶嵌的图画越发明晰平面,看上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大方漆器历史长久,始于东汉末年,昌盛于明洪武至清顺治年间。大方有‘漆半城’之佳誉,曾几度成为皇室贡品。大方漆器曾在民国时期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现代曾出口到多个国度,被世界誉为‘中国民族工艺之花’……”说起大方漆器的历史,董文君一五一十。
  “我到如今都不敢置信这是我本人完成的。”董文君说,真正刻完这幅画,就用了3年零2个月的时间,其中镶嵌20斤鸡蛋壳,就用了8个月。
  董文君说,整个《清明上河图》漆画的造价并不高,除了木呆板是进口的,颜料、瓷碗灰等资料均取自当地或周边乡镇,其间,为了弄到漆器的正宗瓷碗灰,他去到核桃乡高枧村,本人去捡来土碗,磨成灰制造瓷碗灰。“原本还有更好的工艺,但往常曾经失传了。”
  往常,整个漆画曾经初步完成,为了让漆画愈加平面明晰,还得停止最后的褪工阶段。“当完成漆那一刻,我觉得大方漆器曾经走进来了,能够向世界展现了。”
  只想为漆器传承创新助力
  据理解,大方漆器中的奢香漆画是黔西北民间生活用品的隶属装饰,装饰工艺有雕花、镂绘、钩填、平涂彩绘等,而雕填镶嵌中最为共同的有嵌丝尾嵌,灰底有黄灰、瓷碗灰的运用等。
  上述工艺,都被董文君用在了漆画《清明上河图》中,工序上千道,仅最后的褪工和揩清,也在100道以上。
  董文君完成漆画《清明上河图》的音讯传出后,前来联络的人纷至沓来,以至有人不惜重金购置,但都被他直言谢绝了。漆画《清明上河图》对他而言意义严重。
  董文君希望这幅作品能够起到特别的作用和影响力,让大方漆重视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再次走向世界。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