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墙体广告制作 今年全国有7所高校在
广东展开基于高考根底上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形式变革试点,其中包括
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
辽宁、
黑龙江等省也将树立基于统一高考的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机制。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如何停止?“蛋糕”能否做大?
不再“一把尺子”量考生
广东2012年开端在南方科技大学试行基于高考根底上的综合评价录取形式变革试点,随后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结合国际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中国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相继参与。试点高校综合评价录取形式按6:3:1的比例,参考学生高考成果、高校综合素质测评及高中学业程度考试成果停止综合评价录取。
西交利物浦大学官网显现,今年该校方案经过综合评价录取形式在
广东招生80人。考生综合评定成果=A×60%+B×30%+C×10%。其中,A为高考成果,B为学校自主评价得分,C为高中学业程度测试成果,即高考成果占综合成果的60%,高校综合素质测试占30%,高中阶段学业程度考试占10%。
该校报名“门票”包括:具有优良的英语综合应用才能,报名考生要有英文版个人陈说,阐明个人学术背景、兴味喜好和特长、选择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理由及个人职业开展规划;有较强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我管理才能和团队协作肉体等。
“我校的这些请求是统一的高考试卷很难考出来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杨民助直言,学校多年的招生理论也显现,高考分数高的学生一定高能,而分数低的一定低能。正是基于这些要素思索,学校自主招生变革试点设计6:3:1的综合评价录取形式,防止用“一把尺子”考量学生,目的是选拔出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学生。
更能考出学生肚里的“货”
“我是经过6:3:1综合评价录取形式进的西浦,我觉得这种形式更能考出学生肚里有几‘货’。”西交利物浦大学2015级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徐洁心说。记者理解到,除了在
广东外,西交利物浦在
江苏也停止变革试点。2016年,该校方案在
江苏经过综合评价录取招收的学生数不超越本年度本一招生总数的5%。该校招办主任解启健说,经教育部和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批准,该校从2013年起在
广东实行高考根底上的综合评价录取形式,树立考生“高考成果、高校自主评价成果、高中成果”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探究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人才选拔机制。2014年,经教育部和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批准,西交利物浦将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试点扩展至
江苏。
试点3年来,西交利物浦在
广东和
江苏两地的综合评价招生数量稳步上升:2013年在
广东投放40个方案,实录22人;2014年在
广东投放42个方案,实录29人,在
江苏投放方案110个,实录68人;2015年在
广东投放80个方案,实录48人,录取率60%,在
江苏投放143个方案,实录112人,录取率78%。今年,报名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
广东约有250人,而
江苏有近2000人。
“学校正经过这种形式录取的学生停止追踪发现,经过6:3:1形式录取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认识较强,对将来有明白的追求和开展目的,擅长应用学校各种平台和资源开展本人。”解启健说。
大范围推行还不理想
继西交利物浦之后,经教育部批准,我省10所省属高校去年起也展开综合评价录取变革试点。
记者梳理发现,多所省属高校综合评价录取形式与“西浦形式”比拟接近。以南师大为例,综合评价维度为:高考成果占50%;选测科目占30%;面试考核占20%。
东南大学高教研讨专家仲伟俊教授以为,这种录取形式统筹高考成果、学生综合素质战争时成果,防止“一考定终身”弊端,其取向值得肯定,但能否大面积推行还不好说。“我同意多元化评价录取学生,但也要思索社会本钱。”仲伟俊解释说,每年自主招生季,都会有不少家长陪着考生参与面试,而自主招生毕竟是小范围的,高校招生录取假如都面试,会牵动几家长奔走劳顿?高校的面试工作量也会大大增加。虽然如此,作为对现行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仲伟俊倡议,希望主管部门把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下放给高校,让各校依照本人的办学定位招“想要的学生”。
在解启健看来,综合评价录取也给高校招生增加了不肯定性。不少试点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指标完成状况并不理想,有的指标完成率只要30%—40%。究其缘由,有些初选经过的考生高考成果不达标,而有些各方面都到达综合评价录取请求的考生,在填报意愿时又会“移情别恋”。所以,高校目前不大可能完整经过综合评价录取招生。
新美
墙体广告: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