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墙体广告 晨曦微露,
包头市昆区阿尔丁街道乌兰社区温馨“容颜”再现:一张张居民笑脸照片挂上了墙,一件件身边好事儿写满了“善行义举榜”,有学雷锋意愿者忙着帮空巢老人清扫卫生、买日用品,也有早起的居民们翩翩起舞、健身跑步……
“是党建引领,让我们这个上世纪90年代建的老旧小区焕发了新生机。”乌兰社区主任次淑萍直言。
温馨的一幕,不只在乌兰社区演出。
近年来,
内蒙古自治区持续推进以“夯实三有、推进一化、网格管理、精密效劳”为主要内容的北疆调和社区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推进、全面提升,让一串串调和音符在社区弹响。
“我们社区党支部的3名委员都是大学生,自治区、市里每年给拨付20万元的党建经费,2009年我们还搬进了420平方米的社区效劳中心,居民们的各类活动室一应俱全……”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钢铁路街道办事处新华园社区的“80后”党支部书记程小敏称,目前社区工作展开越来越有保证了!
程小敏口中的“保证”,是我区施行人才、机制、经费等方面的多点多极支撑,提升社区党建“三有一化”程度的缩影。
“针对自治区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性,经过配强班子、进步素质、强化鼓励,树立起一支牢靠务实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效劳和管理力气不时增强。”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相关担任人引见。
截至目前,43.8%的社区书记、主任完成“一肩挑”,96.1%的社区装备专职副书记,174名大学生担任社区“两委”正职。
与此同时,全区社区经费全部归入财政预算,均匀每个社区每年到达11.8万元,较上年增长5.2万元。采取财政投入新建为主,开发商助建为辅,腾退办公室为补充的方式,着力处理无场所议事问题,全区92.8%的社区活动场所在300平方米以上,较上年增加15%。
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坚实的保证构建起一座座党群连心桥。
“我们这栋楼的楼顶漏水,社区能不能给处理一下?”在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湖西社区,居民燕春在社区党支部开通的“湖西社区”微信平台上反映。不多会儿,社区工作人员立即与他联络,入户排查、处理漏水问题。
与湖西社区一样,近年来,我区不少社区正经过精密化的效劳,打造社区党建品牌。
回民区阿吉拉沁社区党支部着力打造“零间隔”效劳品牌,即“沟通零障碍、效劳零盲区、义务零缺位、帮扶零遗漏、政策零折扣”,让社区党组织成为居民“零间隔”的陪伴者。
“社区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在日常咨询的窗口又为忙碌的上班族开通了一条与社区沟通的渠道,完成了沟通零障碍的承诺;社区装备有8名网格员,将辖区0.43平方公里合理分红8个网格片区,实行每日巡查制度,居民有了大事小情社区党支部第一时间出面谐和处理,兑现了效劳零盲区……”阿吉拉沁社区书记陈燕说。
“这个社区就是我们的家。社区意愿者们有辅导英语的、有做心理咨询的、有治安巡查的……”昆区阿尔丁街道乌兰社区居民李女士对社区称誉不已。乌兰社区党支部把建立学雷锋意愿者队伍作为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针对意愿者本身的特征专长,组建了红色党员帮扶意愿效劳队等8支“多彩人生”学雷锋意愿效劳队,一系列意愿效劳让社区暖意融融。
鄂尔多斯市推行社区党组织“365精密化效劳法”;巴彦淖尔市推行“1+N”结合党委形式,使社区党建工作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乌海市加快推进“互联网+”社区管理工作,完成社区“一张表格采集信息、一个平台处置信息、一个出口共享信息”……各地探究构成了一批
大众认可、可复制、可推行的工作载体,党组织功用得到有效发挥。
党建搭台,效劳唱戏。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我区社区效劳型党组织建立,正在为北疆调和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