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墙体广告 “抢手专业不热,冷门专业不冷。”近年来,在许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着不同专业就业“冷热不均”的现象。值得留意的是,当抢手专业不热的时分,一些“冷门专业”却异军突起,成了一些企业眼中的香饽饽。那么,那些所谓“冷门专业”的学生实践就业前景如何,“钱景”真的不用愁?
冷门专业就业不愁 局部毕业生需提早预订
殡葬专业、动物科技类专业、马科学专业……这些在群众眼中是绝对冷门,且少有人问津的专业,但近年来,每到就业季这些冷门专业却很“热销”。
往常,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近年来,殡葬行业由冷转热,殡葬专业学生的就业也变得吃香起来。
1995年,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成立
现代殡葬专业,20多年来,该校已为殡葬行业企业保送了近5000名毕业生。“今年我们有200多名毕业生,吸收 了众多企业来校招聘,给学生提供了众多职位。最终,均匀每个毕业生都能拿到3到4个对口的职位,几乎供不应求。”该校殡仪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苏立辉向中新网 记者表示。
“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很饥渴”,日前,
河南科技学院一副校长在引见该校冷门的动物科技类专业就业状况时表示,动物科技类专业毕业生近几年供不应求,就业 率一直坚持在93%以上。今年招聘会上,包括北京伟嘉集团、正大集团等知名企业在内的90余家企业,纷繁向该专业抛出“绣球”。
同样,供不应求的状况也存在于2011年成立的
青岛农业大学马科学本科专业。当年,该校设立这一专业时,由于太“冷门”,曾引来言论关注。
青岛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潘庆杰此前在承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马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都很悲观,月工资可到达4000元左右。如今每年毕业的马科学专 业学生,都是企业的争抢对象,常常都得提早“预订”。
殡葬专业毕业生:想月薪过万容易,让公众承受难
殡葬专业,无疑是众多冷门专业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多数人看来,这个专业很神秘以至有些可怕,致使很少有人问津;但另一方面,高就业率,以至高收入也是该专业的一大特性,引来了一局部求学者。
3年前,95后东北小伙白书杭在一番抉择过后,最终冲着高就业率选择了殡葬专业。去年,在全国民政职业技艺大赛中,他曾凭本人娴熟的技艺取得“遗体整容师二等奖。今年,成果优良的他从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往常去往
江西九江工作,在当地殡仪馆做起了业务员的工作。
“包吃包住后,月薪4千多,高于当地的均匀薪资,并且有较充足的个人时间”,这是白书杭工作的待遇状况,对如今的工作,他说本人很称心。
今年6月,由麦可思研讨院撰写的《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称,2015届中国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均匀月收入为3726元。白书杭开玩笑说,他们专业大多数同窗的薪资都没有“拖后腿”。
白书杭引见,他们专业毕业的同窗之中,有些去了马来西亚、港澳等地去工作,有些则到北上广斗争。“其实我们专业,去大城市工作的话,月薪破万很容易,只不过压力大些。而我并不希望活得那么累,因而放弃了。”白书杭说。
不过,待遇未遇冷,但境遇常遇冷,这让白书杭常常苦恼。他通知记者,由于外界对他们工作的不了解,有时深感交友不易,“有次在车上跟他人热聊了一路,后来,他们一听说我的专业后,就不再跟我说话,这样的相似阅历很常见。我希望,社会可以多些对我们工作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