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墙体广告 在这个喧嚣急躁的时期,有几人能够不计名利,一门心机地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58岁的彭立权等8名
滁州“寻 药部落”成员便是这样的人。8年来,他们甘愿放弃休息时间,穿行在荆棘密布的山林间,只为摸清
滁州地产中草药“家底”。勤劳付出曾经有所收获,2012年 一本30万字的《
滁州地产中药图谱》曾经出版。目前,“寻药部落”的脚步仍然没有停歇,他们方案到2020年编写出“
滁州版本草纲目”。近日,记者跟随彭 立权等人一同前往山区“寻药”,亲身感遭到“寻药部落”成员的艰苦与不易。
成立“寻药部落” 摸清地产中草药“家底”
提到“
滁州寻药部落”,就不得不说它的发起人彭立权。
彭立权的老家在凤阳县板桥镇,父母都是医生。从小的潜移默化,让彭立权埋下了行医向善的种子。1981年,父亲退休后,他接替了父亲的工作。在那个 年代,中医相当红火。热爱研究的彭立权工作之余,喜欢到左近的山林间寻觅中草药。2002年,彭立权调到原
滁州市中
医院。凭仗精深的治疗技术,他很快成了
医院眼科的专家并当上了眼科主任。但即使再忙,他总是会应用周末等休息时间到山林间搜索地产中草药。
在多年的探寻中,彭立权不断被一个问题搅扰着——以丘陵地域为主的
滁州,山不高、水不深,地处江淮之间,这样的气候和天文环境十分合适中草药的生长,可到底有几种中草药,它们的散布状况又是怎样的却不断没人总结。“一定要摸清
滁州中草药的‘家底’。”彭立权暗下决计。
但仅凭本人一个人的力气是不行的。在平常寻药过程中,他结识了几位“寻药者”,其中
滁州市中西医分离
医院的杨思明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
滁州“寻药部落”成立,除了杨思明外,先后又吸收了6名成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