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
墙体广告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到一些莫明其妙的采购电话,对方启齿就能精确说出我们的名字和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这些信息从何而来?昨日,遵义晚报记者从播州区
公安局理解到,该局近日胜利破获一同进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两名立功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据悉,这是自去年年底《刑法修正案(九)》新设“进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来,我市
公安机关侦破的首例此类案件。
1 经过网络获取公民信息
前段时间,播州区
公安部门在日常网络巡查中获取一条重要线索:遵义网民涂某、伍某涉嫌经过网络大量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接报后,
公安机关疾速调派警力立案调查。经缜密侦查,专案组于7月30日抓获涂某、伍某二人。经审问,两人对进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立功事实招认不讳。
据警方初步查明,立功嫌疑人涂某、伍某均为22岁,系汇川区人。两人是如何获取个人信息的?据警方透露,他们对电脑网络技术比拟通晓,从2014年6 月以来,二人以牟利为目的,从事网络营销和微信公众平台制造业务,从中非法获取到大量公民的姓名、电话、户籍等个人信息若干条,构成了一个多达数十万条数 据的公民个人信息材料库。随后,涂某等人应用互联网聊天软件等工具,将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再转手卖给需求此类信息的客户,从中分别非法获利2万余元。
目前,该案嫌疑人涂某、伍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据悉,从去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其中不乏基于网络时期信息平安的立法亮点。
贵州十朋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孝堂通知记者:“其中 所触及的‘进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就是《刑法修正案(九)》新设的罪名,并且最高刑提至7年,处分力度加大,震慑作用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