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墙体广告 “岁月稀释不了亲情的血,间隔分不开相拥的心,风雨阻挠不住寻亲的脚步,山河挡不时团聚的信心”,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关于被拐或走失的孩子来说,家 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深的怀念,而回家则是他们此生最大的愿景,离乡已有53年的马学胜便是其中之一。1955年出生的马学胜(现名王茂生),8岁时在
安庆被 人拐至
宿州,53年来他时辰惦念着家乡。看到电视寻亲节目中许多被拐的孩子都找到了家,他也下定决计踏上寻亲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找到家乡和亲人。
马学胜近照(意愿者提供)
记忆中最深入的是“驳子船”
马学胜如今的名字叫王茂生,但是他分明地记得本人原来的名字就是马学胜,出生于1955年。1963年,年仅8岁的马学胜在
安庆被人拐至宿 州,53年来他时辰惦念着家乡。特别是近些年看到电视寻亲节目中有许多被拐的孩子都在热心人的协助下找到了家,他也下定决计踏上寻亲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 找到家乡和亲人。
马学胜对家乡最深的记忆是家门口的“驳子船”(同音),他记得他家靠长江,四周没有山,大树也很少,家门口每天停靠有“驳子船”;记忆中父亲好 像是当兵的,不常在家,名叫马保林(同音),母亲名字记不得了,有个姐姐叫马学兰(同音);小时分上的厕所是那种大缸;他头后有块疤,右脚有块记。
被拐的情形记忆犹新
关于当年被拐时的情形,马学胜还有印象:记得那是1963年,父亲在
安庆开过三干会,还特意回家看过他。他当时想,坐船到
安庆会不会碰到父亲, 会不会吃到几个热包子?于是他挤上了“驳子船”,被船带到了
安庆。马学胜记得路途不远,由于小孩子不要船费。后来他在街头迷路了,找不到停靠“驳子船”的 码头。有好意人把他送到了灾民站,但在灾民站时,他被两个男人骗走,随后被卖到了
宿州市砀山县如今的养父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