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墙体广告 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六枝特区着力施行“老骥工程”,注重发挥“改非”干部在政治、经历、声威等方面的优势,选派了一批优秀“改非”干部到一线驻村,用他们的聪慧和实干经历,率领一个个贫穷村走向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
把“改非”干部派下去。树立联络单位的县级领 导干部、组织部门和单位担任人三条途径的思想引导形式,采取集体说话、个别座谈、随机约谈等方式,与全区“改非”干部谈心交心,引导他们坚持在职不退岗、 退位不褪色的思想,激起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树立驻村“改非”干部奖惩鼓励制度,每年对
大众评价高、在驻村工作中有突出奉献的驻村改非干部、退二线干部进 行惩处和宣传报道,对不称职以至起背面作用的停止召回,对形成严重损失的采取组织处置;采取“走进来”与“请进来”相分离的方式,抓实全区“改非”干部科 学理论体系、党性党风党纪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改非”干部在党的理论、政策法规、历史、法律、经济、管理、金融、扶贫等方面的学问储藏,作风涵养、心 理调解才能和干事创业的素质身手。2015年以来,经过主动申请、单位引荐、组织选派等方式,特区共有23名50岁以上“改非”干部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 中。
开拓项目绿色通道。区直部门接到“改非”干部 送来的村级项目可行性报告后,现场布置评审人员加班加点停止评审,全程跟踪并联络各相关部门谐和处理项目单位审批过程中的疑问问题;项目评审完成后,立刻 下达评审结论,保证项目建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盘绕上报立项方案开工建立的民生项目,多种方式对项目停顿状况施行全过程谐和效劳管理;定期与“改非”干 部、项目担任人联络,有针对性地处理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区直相关部门指导和相关担任人坚持每月定期联席会商交流,处理“改非”干部所驻村项目建立中的 新状况、新问题。截至目前,“改非”干部争取的35个民生项目已在23个贫穷村施行,触及资金2900余万元。
同时,将“改非”干部在
乡村产业构造调整、基层组织建立、精准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意见和倡议停止搜集,月底提交给特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协助处理问题。截至目前,搜集“改非”干部意见倡议107条,落实处理27个,正在推进24个,投入资金总额3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