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墙体广告 今年入汛以来,一场稀有的持续强降雨攻击我省,多个城市“看海”时,
合肥主城特别是老城区相对淡定,除部分路段呈现少量积水,老城区、市区主要道 路、下穿桥根本没有积水内涝。近日,省委常委、
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在大建立暨市级政府投资公益性、严重项目调度会上表示,要系统研讨水环境管理问题,加快 完善各项水利设备,进一步进步城市防洪才能。
防洪排涝规范进步到50年一遇
合肥历史上是一个遭受洪水患害较频繁的城市,也是全国31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不少市民还记得2010年的暴雨之痛,城区降雨达100毫米,老 城区市府广场、淮河路、六安路、阜南路多处积水,积水深度均匀达20多厘米;当涂路、张洼路等多处下穿桥吞没水底、城南望湖城小区吞没面积达35公顷,成 为一片汪洋……一场暴雨浇出
合肥城市防洪诸多软肋。
2010年汛后,
合肥市依照50年一遇(24小时内降雨231毫米)、小时最大雨强85毫米的规范出重手,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启动
合肥市排 水防涝设备项目库建立,从内涝点整治、内河疏浚、下穿桥提标、老旧箱涵改造、排涝泵站扩建、雨污分流等六方面展开管理,大幅进步设防规范。目前,
合肥城市 防洪排涝设备比肩
上海、
南京、
杭州等大城市,居全国抢先程度。 十二五期间,
合肥市防洪排涝工程累计投入56亿元。建成各类排涝泵站72座,排水管网5501公里,按百年一遇规范完成了78公里市区河道管理,建筑防洪 堤(墙)14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