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墙体广告 70年前,由于一句嘱托,她义务肩负起守护无名烈士墓的崇高任务。20000多个日夜,她一直践行着当初的诺言。她用平凡抒写出巨大,用担当演绎出无私,她,就是泗洪县朱湖镇臧桥村村民邱德平。
8月6日,记者来到这片红色故乡———朱湖镇臧桥村,倾听邱德平老人讲述那些年发作的那些事,领会一个女人的家国情怀……
见证战争史实坚决守墓信心
据邱德平回想,解放战争时期,臧桥村是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旅部所在地,当时本人在部队被服厂工作,担任部队的后勤保证等工作。
老人分明地记得,1947年春天,国民党军队向苏北解放区大举进攻。新四军江淮独立旅第一团、第二团奉命转移,途中与国民党107军孙良成部队 在孙园和陈圩左近发作一场惨烈的遭遇战,俗称“车路口”战役。我军伤亡较重,当场牺牲的官兵就地掩埋,伤情较重的同志被转移至前方
医院(如今的朱湖镇臧桥 村) ,后来有9人治疗无效,不幸牺牲。
“里面有个十四、五岁的娃儿,瘦瘦小小,还没有一杆枪高。血糊在他的脸上和身上,我用汗巾布给他细细地擦……”回想起往事,老人眼泪夺眶而出。
由于当时国民党部队不时迫近,我军急需转移,来不及核实烈士的姓名,就匆匆安葬了这九位无名小卒。没有留下墓碑,也没有留下姓名。
“部队从地主、富农家只筹集到了8口棺材,没方法,就让年轻的娃儿跟另一个战士合葬,孩子小,也算有个伴。”看着8座无名烈士墓,邱德平老人说。
老人通知记者,由于当年本人还担任中央妇救会主任一职,当晚9点多钟安葬好9位烈士之后,部队把8口棺材的收据交到了她的手中,便匆匆上路了。
“既然把收据交到我的手上,就是让我把烈士墓地照看好啊。这是部队首长的嘱托,作为一名刚参加党组织的共产党员,我以为我头上顶着的是党性,我不能遗忘,烈士们的死是为了我们穷苦人过上好日子。”从此,邱德平就不断守护在这片土地上,那一年,她24岁。
寒来暑往,从未见烈士墓上落叶纷飞,邱德平每隔两天就会到墓前清扫一番,坚持烈士墓的洁净、整洁。
“我们小的时分,烈士墓还是土墓,那会儿我们经常会爬上去扒土,邱奶奶看到了立马就过来撵我们,还通知我们不能扒,那里面住着英雄。”回想起儿时的场景,45岁的臧桥村村民周立民依然记忆犹新。
新美
广告: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