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墙体广告 间隔太湖县城100公里之外的反动老区北中镇境内,有一座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祠——陈氏宗祠。这座宗祠看似普普统统,80多年前,这里发作了一场共产党游击队和国民党部队的剧烈战役,这场战役感动了出生在这块红色反动土地上的每一名
大众。
间隔太湖县城100公里之外的北中镇境内,有一座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古祠——陈氏宗祠。80多年前,这座古祠见证了一场血战。8月20日,
安庆晚报记者来到陈氏宗祠,听陈氏后人讲述当年那场触目惊心的战役。
古老祠堂难抵岁月风霜
记者乘车从太湖县城动身,两个多小时后,抵达北中镇元畈村。在镇干部陈汉元的陪同下,来到这座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陈氏宗祠。
走进陈氏宗祠,进入视线的即是四根大柱子,柱身用黑色的漆重新漆了一遍,看不清原来的样貌。在祠堂大厅的西南角,四、五平米的空中上仅存几块当年祠堂建成时用的砖石。
71岁的元畈村村民陈英和老人此时正在祠堂。据陈汉元引见,农闲时,陈英和老人就到祠堂内除杂草,疏浚水渠。“固然陈氏祠堂很久前就被太湖县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但由于短少经费,请不起管理人员,都是像陈英和老人这样的村民义务守护。”
陈汉元指着入门东边第一根柱子通知记者:“当年共产党游击队和国民党部队的剧烈战役后,这根柱子上全是弹孔和大刀砍的痕迹。2002年,陈氏宗祠第一次大修的时分,柱子上的痕迹都还明晰可见。”
成立“红四乡苏维埃政府”
陈汉元随后向记者讲述柱子上弹孔的来源,复原当年发作在陈氏宗祠那场剧烈的战役。
1931年8月下旬的一天,国民党驻扎太湖县的部队,侵犯树立在玉珠畈的北中区苏维埃红色依据,北中区苏维埃赤卫队与国民党部队激战了两昼夜。 8月23日清晨1时许,国民党部队殚尽粮绝,精神不济,向太湖县城方向逃窜。当日中午,逃兵途经陈元畈时,哄抢当地老百姓家的粮食煮饭。北中区苏维埃赤卫 队紧追不舍,国民党部队迎战两小时后,便狼狈逃往弥陀镇。赤卫队吃完国民党军队刚做熟还来不及吃的米饭后,于黄昏又追至弥陀寺。半夜时分,国民党部队遁往 太湖县城。第二天早晨,赤卫队回到陈元畈,上午在陈氏宗祠张贴标语,召开庆贺大会,并留下一队人马,在此开拓反动依据地。
1932年1月初,这支赤卫队在陈元畈陈氏宗祠成立了“红四乡苏维埃政府”,管辖范围为如今的元畈、吴俊和桐山等地。由英太独立营二连二排排长 吴令子任乡政府主席兼战役队长,陈新民任副主席,吴绪多为农会主席,吴荷英为妇联会主任,吴绪全为运输队队长,祝向荣为后勤委员。“红四乡苏维埃政府”以 召开大、小会议、发动走访等方式,积极发起
大众参加农会和妇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