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墙体广告 打着“英国国际投资
公司”的幌子,谎称“投资港口、高速公路等垄断行业”,许愿“利润很大、高额报答”,我市女子杨某某伙同别人大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案资金高达287.36万元。记者昨日从琅琊
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得悉,目前案件已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针对如何防备非法集资,琅琊警方提示:“‘零风险、高报答’,极有可能是‘请君入瓮’的非法集资圈套。”
投资赚钱项目 却亏了血汗钱
滁城40多岁的女子刘芬(化名),是我市一家企业的工人,平常辛辛劳苦工作,省吃俭用攒下数万元存款。2014年1月份,刘芬和一个好姐们闲谈时, 被告知“有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在对方的指引下,刘芬先后投资6万元,进入一个“MG”项目。起初,“MG”项目都依照承诺恪守信誉,每个月按时支付 10%的利息。几个月下来,刘芬总共拿到1万多元利息。刘芬得到益处,不由向同事宣传。大家得知此事,也纷繁取出存款,投入这个“MG”项目。“十多个 人,一共投进去30多万”,民正告诉记者。
2013年年底,在全椒县从事个体运营的30多岁女子于娜(化名),经人引见也得知该“MG”项目,先后投资11万多元。但是到了2014年4月,“MG”
公司的网站未经通知忽然关闭,上述投资人兑现无门,一时手足无措,纷繁向
公安机关报警。
警方介入调查 摸清“英国项目”
接到报警后,琅琊
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立刻介入调查,很快便锁定我市定远县女子杨某某。警方调查得悉,2013年7月,杨某某经人引见开端接触“MG”项目,并在
滁州展开该项目吸收别人投资,是“MG”项目
滁州第一人和担任人。
杨某某对外声称,“‘MG’项目是英国的国际投资
公司”,“投资项目包括港口、高速公路等垄断行业”,并许愿“利润很大、高额报答”。杨某某等人表 示,“MG”项目的返利形式分为“静态分红”和“动态奖励”。“静态分红”就是固定收益月利息,“一年期的月利息8%,两年期的月利息10%,每月返给投 资人”;“动态奖励”分为“引荐奖”、“对碰奖”和“管理奖”,即引见的投资人越多,投资金额越大,即可获取项目繁多的各类“动态奖励”。
“依据我们控制的状况,所谓‘MG’项目并不存在,声称的‘投资垄断行业’更是子虚乌有”,民正告诉记者。
93人上当受骗 多为滁城女性
“依据现有的报案资料,共有93人参与‘MG’项目”,琅琊警方表示,“他们共计投资金额高达287.36万元,收回利息68.87万元,损失 218.49万元”。记者采访中得悉,遭受损失的投资人以滁城居民为主,还有少数是全椒县和凤阳县人;93名受害人中,约70人是女性。
“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必需进步警觉”,办案民正告诉记者,“非法集资的方式,包括假造虚假项目、设立虚假合同、商铺返租等”。记者理解到,超越国 家规则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维护,这能够作为判别报答能否过高的参考,所谓“快速致富”、“零风险、高报答”,极有可能是“请君入瓮”的非法集资陷 阱。
本刊提示,市民若不慎误入非法集资,应想方设法尽快脱离,并第一时间向
公安机关报案,配合警方查清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