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墙体广告 6月19日,记者在来安县施官镇张储村的苏皖农机专业协作社育秧工厂看到,一盘盘秧苗青翠欲滴,协作社担任人贾兴柱正在育秧大棚里指导工人提取秧苗。 贾兴柱通知记者,他的协作社今年新建了20亩育秧大棚,能为4000亩耕地提供秧苗。
除了育秧外,他还为农户提供送秧、插秧一条龙效劳。由于规范化效劳效率高且收费低廉,找他育秧的农户简直踏破了门槛,最早的在5月初就下了订单。除了本村本镇的农户,以至临近的江苏六合等地也有农户找上门来。 跟着运秧的拖拉机,记者来到距农机协作社几公里之外的水田,只见数台插秧机正在缓缓行驶,随同着“突突突”的马达声,一株株秧苗从苗盘上渐渐滑落,稳稳地插进泥地里。 “今年我承包的200亩土地,全部用上了机械化插秧,一天就插完了,又省时间、又省力气。”农田主人叶竹生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这200亩土地请人来插秧,怎样也得忙活一个星期。人难请不说,光插秧每亩地就得付工人150元工资。本人还得操心育秧、工人的伙食等问题。往常交给了育秧工厂干,每亩地还是150元工资,但是育秧、平田的活都包了,而且机械插的秧行距平均、通风透气性好,对立病虫害和抗倒伏都有很大益处。均匀算起来,选择机插每亩地能够降低本钱30多元。
“育秧工厂的‘一条龙’效劳,让农民轻松种田,收入进步。目前,来安县正在努力推行这一形式。”该县农机局副局长陈金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