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墙体广告 在
贵阳工作30多年的卢德荣和曾志琼夫妇,义务宣传“禁毒”25年,用无数次行动“让市民真正远离毒品”,夫妇俩原创了30首禁毒诗,将本人的居家打形成“禁毒诗展览室”。9月3日,记者特地采访了夫妇俩的“禁毒宣传史”。
义务“禁毒”25年
1979年,卢德荣当兵转业到
贵州省农业厅工作,1991年,抽掉到省
公安厅参与“禁毒宣传巡展”工作。
卢德荣与其他宣传组成员一样,每到一处禁毒宣传点,就给市民耐烦解释毒品的危害。
同年6月25日,宣传组被约请到北京参与巡展,北京回来后,卢德荣返回到省农业厅继续工作。
之后,他决议以一名意愿者的身份,义务担任起禁毒宣传工作,无数次对身边人停止禁毒宣传。
其在
贵阳市交通客运站工作的妻子曾志琼,遭到丈夫的影响,也参加了意愿禁毒宣传之列,与丈夫一同学习禁毒学问,义务宣传禁毒的危害。
截止到今年,两夫妇作为我省的义务禁毒宣传意愿者已有25年。
曾遭遇误解挖苦
有市民反问:“你们做这样的宣传,终究有没有报酬?”
在得知没有分文报酬后,有人以至挖苦说:“这有啥子意义嘛!真是吃了饭找不到事做喽!”两夫妇常常一笑了之。
有一次在人民广场南广场上,两夫妇正在宣传禁毒学问,一名50岁左右的妇女问:“我们身边没有亲朋好友与毒品有关,关你们啥事?”
虽然如此,他们从未放弃宣传。卢德荣说,渐渐地开端有人了解他们了,再后来,更多的朋友、以至有不熟习的市民,慕名找到他们讨教如何协助身边人远离毒品。
两夫妇退休前,单位也对他们的义举给予肯定,希望他们继续发挥爱心公益,带动更多人参与禁毒。
家里设置“禁毒展览室”
9月3日下午,记者走进公园南路卢德荣夫妇家里。在90多平米的房子里,夫妇俩特地拿出一间10多平米的房间,设置成“禁毒诗展览室”。屋内摆放着数十把扇子,每一把扇子上都写着禁毒诗,“展览室”的墙上,也张贴着一首首禁毒诗。
《毒品》——“毒是无底洞,千万别去碰。它张血盆嘴,等你财命送。”
《缉毒警》——“上阵无夏冬,来去快如风。智勇擒毒贩,除害立奇功。”
《禁毒战》——“禁毒战争人民打,贩毒团伙全摧垮。无毒社区民点赞,真善美胜丑恶假。”
记者随意选取了三首打油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每首小诗上的作者姓名都是卢德荣、曾志琼。
“一年前,我和妻子共同创作了这些禁毒诗,只需有禁毒灵感,我们就会写下一首小诗,随后一同字斟句酌,直到称心。”卢德荣说,本人大学毕 业,妻子是个老知青,至今已原创出30首禁毒诗。还有“白粉进口,早晚变鬼”、“沾白面,家庭散”、“远离毒,享幸福”、“毒戒脱,重生活”四句警句及格 言。
为支持父母义务宣传禁毒,女儿还花钱给父母制造禁毒诗画册,还经过微信将父母禁毒宣传传播进来,得到更多朋友圈的转发。
南明
公安分局禁毒办还在禁毒宣传展板上选用了他们的原创禁毒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