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墙体广告 房子逼仄矮小,没有暖气、没有燃气、没有上下水,均匀300多人共用一个旱厕,居民行路难、如厕难疑问突出。这便是崆峒区新民北路棚户区的真实写照。这里,由于低收入集体多、居住密度大、户籍联系杂乱等许多因素,成为崆峒区棚户区改造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崆峒区力克困难,下定决心。
新民北路片区是崆峒区基地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最大的片区。该片区东起纸房沟,西至广成路,南起崆峒大路,北至泾河大路,总占地面积1173亩,总投资32.5亿元。
面临如此艰巨的使命,新民北路征收组两年间抽调了市、区83个单位的152名干部参加了征收。“处处荆棘,步步难关,作业寸步难行。一千户有一万个诉求,一个人有几百个想法和愿景。”新民北路东片区征收安顿组组长姚治兴曾这么描绘征收现状。
白祖义是新民北路片区的被征收年纪最大的,几十平方米的小院,房子简陋矮小,他和家人一住即是20多年。依照方针,老白家能够免费分1套高楼。可老白却由于这是祖辈的家业、历代相传,俄然要征地拆迁,难以舍弃。
“棚改基地的干部没黑没白作业,献身假期,有时遭到拆迁
大众的故意刁难,无端指责,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作为一名退休工人,老白最终被感动了。
令人欢喜的是,去年年末,新民北路东片区签订了房子征收协议1017户28.92万平方米,西片区签订了房子征收协议513户10万平方米。拆除33万多平方米,均未出现
大众上访,也无安全事故发作。
离开新民北路棚改区,笔者又回访了解放路过店街安顿小区的居民马金凤。现在,她在小区做了保洁员。马金凤是过店街棚户区的老住户,归于就地回迁 安顿对象。“要不是棚改,我们这些人不知道啥时候才干住上高楼。我本来住的7间平房也就100平方米,没想到这一拆不光分了一套89平方米的高楼,还补了 8万多元的差价。现在我天天担任清扫小区清洁,一月还有1000多元的收入,上下班坐电梯,你说美不美?”马金凤欢喜地说。
能从旧房搬新家,圆了社区居民们多年的愿望。本年47岁的惠娟,10多年前一直蜗居在土坯房里。惠娟说:“与曾经比,简直天上地下,曾经门前是一个窄巷巷,买上一车煤,只能拉到大街上,一点点往家倒腾。现在能住上公租房,我现已很满意了!”
平凉基地城区棚户区改造得到了
大众的诚心支持,解放路过店街东四巷
大众用这么的顺口溜表达心中的喜悦:“城市社区喜洋洋,扒了窝棚盖高楼,住上新房心里亮,搬家新居谢谢党”。
“本年方案改造的新民北路西片区、大岔河桥二期等12片区,应征收房子3297户77.7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55亿元。”崆峒区征收工作室主任彭辉介绍,到上半年已完结土地报批、可研编制等前期作业,征收房子250户3.1万平方米。
这是一组令人欢喜的数据:自2009年至2015年年末,
平凉基地城区计划施行棚户区改造项目21项,改造户数5054户,共建成廉租房、公租房、限价商品房6596套32.5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22个片区85万平方米,建成安顿楼2897套30.6万平方米。
现在,在
平凉基地城区依法拆迁、阳光拆迁、调和拆迁的比如举目皆是,凝聚了广大干部的精气神,拆出了民生“加速度”。据了解,到目 前,2009年至2013年改造的11个片区已完结征收和安顿使命。2014年至2015年改造的10个片区,现已征收房子2369户63万平方米,建成 11幢732套11.2万平方米村民安顿楼主体,9幢1234套18.2万平方米居民安顿楼及公共租赁房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