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
墙体广告 沉寂千年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永顺县老司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这个被层层大山捧在手心的珍宝,从万马归朝的指缝中透露出耀眼的霞光。霞光里的村庄是个啥姿态,原住民的日子有没有因而改动?初秋时节,记者特地走进老司城,和乡民一同细数这些年的改变。光辉800多年的土司遗址照旧慈祥,而她的后大家正沐浴着荣光迈进一个新的时代,在欣欣向荣的韶光里持续着她的光辉。
非遗传承人
魏明富本年39岁,英俊的他和民族文化结缘后,被公认为老司城村“男一号”。
成家后,魏明富夫妻二人一向在外打拼,日子不稳定。2012年,随着老司城遗址申遗步伐的加速,魏明富决断完毕外出务工的流浪生计,回到老司城,在周家湾自家门口卖起了米豆腐,日子过得平平如水。
2013年8月,村里办起了民族文化培训班,天天晚饭后,村小球场上,30多个乡民在教师的指导下跳起了摆手舞、毛古斯。魏明富接连观看了3个黑夜,始终没敢放开手脚,让自个这么一个大老爷们学跳舞。仔细的教师看出了他的心思,劝他先学不需要舞蹈动作的打鼓,仅一个黑夜时刻,魏明富便学会了摆手舞的鼓点。在民族文化上找到自傲的他接着学起了摆手舞、毛古斯、吹木叶等等。由于颇有天分,教师让他扮演毛古斯头人的人物,舞蹈动作倒难不倒他,那段土语对话让他着实捏了一把汗。他就用
手机把教师教的土语全都录了下来,在干活和睡觉前用耳机不停地循环播映。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魏明富被列为州级毛古斯舞传承人,摆手舞、打溜子、拦门酒、吹木叶、唱山歌、祭祖、升龙凤旗等等样样精通。“除了哭嫁歌是女人的戏外,其他的他都会,并且村里的扮演都离不开他。”村支书张官凤介绍道。乡民跳摆手舞他是鼓手,毛古斯舞他是头人,拦门酒中他又是长老……就这样,他成了村里当之无愧的“男一号”。
申遗成功后,魏明富被延聘为土家族民族艺术团艺人,天天在周家湾为游客扮演,月收入2000元。老司城妇女开展协会的扮演特邀他参加,每场能收入劳务费100元。而他妻子在家运营的米豆腐店也生意火爆,平均天天收入达2000余元。在谈起日子现状时,魏明富开心肠说:“现在的日子真是有滋有味!”
来源于 新美
广告: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