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墙体广告 书山有路,“车”为径。9月22日,记者从海宁市图书馆得悉,本年5月,该市推出公交化阅览新渠道,注册首条“阅路”——将图书馆建在轿车上,实施定点守时定向的“公交化”运行机制。到现在,该渠道试运行时期共招待读者7000余人次,图书外借500余册次,推出“窗下读书”等展览30余场次,变成海宁市构建“15分钟阅览圈”的有利弥补,让根底阅览雨露更均衡地洒向城乡各个旮旯。
“注册‘轿车图书馆’,让更多人在15分钟里遇上书,爱上阅览。”海宁图书馆馆长王丽霞通知记者,作为
嘉兴市创立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的首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海宁市活跃构建“15分钟阅览圈”,到现在已构成1个图书总馆、11个
乡镇分馆、8个村级分馆、179个农家书屋,以及两个24小时图书馆,根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阅览效劳体系。为进一步均衡阅览效劳网点,减少图书馆定点效劳死角,在充沛调研的根底上,图书馆在全市范围内不具备设备场所、没有管理能力的当地,以15分钟路程为效劳半径,精心规划阅览道路,采取守时定点定向的方法,注册了首条“阅路”。
“轿车图书馆”生长在一辆长约10米的大巴车上。它一点儿也不差劲于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两排书架装着2000册以上的图书和100多种期刊,图书品种包含居家生活、健康、文学、法令、经济、农业、科技等。车上还保留了必定的阅览空间,配有1个阅览桌、5个阅览椅、10多个收纳凳。值得一提的是,“轿车图书馆”里还有两台车载空调随时待命,天热天冷都不怕。
图书馆为这辆车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姓名“阅路”,寄予了一种夸姣等待:让阅览不断前行,永远在路上。据了解,“阅路”规划了8条线路、15个效劳点,它们散落在村落和社区之间,根本都是离公共图书馆间隔较远的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区、新居民后代校园、部队、福利院等区域,每次停靠3至4个小时。
“阅路”的借书和还书都是通借通还的,车上能够现场供给处理借阅证、图书借还、期刊阅览、电子阅览、书目检索、图书预约、数字图书馆等根底效劳,一同随车供给咨询答疑、图文展览以及读书活动的信息报名等相关延伸效劳。记者发现,车上的书架并不是平的,而是有必定倾斜度,是为了维护图书在轿车开动过程中不会因波动而坠落下来。
“‘阅路’对每个阅览点都进行了量身定制的效劳规划。”王丽霞为记者举例,在中老年人较多的竦秀社区,养生保健类书籍相对会多一些;在东山森林公园,亲子读者较多,工作人员则相应调整青少年读物、亲子绘本等图书的份额;在大桥镇铭德民工校园周边,学生是借阅书籍的首要人群,“轿车图书馆”会在孩子们午休时呈现;以上班族为主的经济开发区复兴公寓,轿车到访时间则特意选在双休日。
“太方便了。”家住金星村的读者张先生当场为女儿处理了一张借阅证。他说:“每周在固定的时间里,和女儿一同阅览,是一种书香满襟的愉悦感受。”王丽霞通知记者,从试运行来看,家住偏僻山乡、出行不方便的人群是“轿车图书馆”的第一批受惠集体,他们能就近同步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新资源、新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