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墙体广告 泛黄的证书,陈旧的手推车,详尽的大事记,致富带头人的经历……9月2日,记者走进全市第一个村史馆——华池县上里塬乡杨柳河村的村史馆,村子数十 年来的开展进程在这儿明晰呈现,厚意叙述着乡民的奋斗史和村子的变迁史。像这么的村史馆,现在在华池建成和在建的到达21个,变成鼓励
大众立志脱贫、致富 奔小康的又一精力源头。
杨柳河村坐落上里塬乡东南部,总面积9平方公里,辖3个乡民小组,149户665人。村史馆建于该村村级阵地内,本年4月开始构思计划、发掘收拾村史和搜集实物展品,于6月初完成村史编写、展馆安置,展馆总面积20平方米,搜集展品110余件。
“铭记前史变迁、村情大事、优秀人物、村规俗约、优秀村风,用身边的前史、身边的人物、身边的故事,鼓励教学干部
大众增强党性认识和团体认识, 以史为鉴,热爱村庄、建造村庄,是村上建造村史馆的初衷。”华池县委安排部安排员、杨柳河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副队长李旺瑾通知记者。
建造村史馆的事是乡民团体协商决定的,这种民主做法也是一个新鲜的经历。华池县是原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这儿赤色基因深沉,鼓励着一代又 一代
大众艰苦奋斗。在脱贫攻坚举动中,为了充分发挥
大众的主力军效果,华池县大力宏扬面向
大众的光荣传统,发明性地在
乡村推广“
乡村基层洽谈民主管理制 度”,完成了“
大众的事
大众说了算、村上的事我们协商着办”。“不仅是村史馆的建造,各类政策宣扬和村里大小事都由
大众协商决定,我们的团体认识增强了, 开展的主动性增加了,脱贫致富抱成团,日子跳过越好。”杨柳河村村支书宋强说。
“村史馆建成后我去过很多次啦”“路过村部的时分总会进入观赏一下”“每看一次都感到很骄傲,干活更有劲头了”。说起村史馆,乡民们有着很深的豪情。“我也要争夺当工业大户,把自个的业绩留在村史馆里,让后辈人记住。”该村乡民龙海张通知记者。
杨柳河村史馆的建成,在华池县引起了连锁反应。本年,南梁镇荔园堡村、悦乐镇高河村、白马乡高庄村、王咀子乡银屏村等9个村的村史馆相继建成,还有12个村史馆正在建造中。
“建造村史馆本来即是传承和维护村庄的前史文化,把村子出产、日子的前史展示给后人,让子孙记住家园人民的劳作精力和光荣传统,奋发进取,发明更加夸姣的新日子。”宋强一语道出了村史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