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墙体广告 本年81岁的
南宁老邮迷廖俊光,13岁开端集邮,从保藏零星邮票到编组邮集,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昨天,记者走进
南宁老邮迷廖俊光家,探寻他保藏邮票背面的故事。
由于集邮交到不少各地老友
集邮是廖俊光的一大喜好。早在1948年,他仍是个13岁的学生时,就开端对邮票感兴趣,但其时无钱采购,只能零星搜集。到了
南宁解放那年,他搜集的邮票已近三百枚。
对廖俊光来说,集邮最大的高兴是能广交兄弟。
1984年,他到
上海出差,作业之余很多搭档都是去逛商铺,而对像他这么的老邮迷来说,当然要去集邮商场买邮票。但由于人生地不熟,开端时发展得并不顺利,好在他遇到了当地热心的邮迷——
上海市四方锅炉厂的王根生。其时,王根生花了半响时刻陪他逛了
上海的两个集邮商场。从此,两人结下情缘,到现在仍有联络。
廖俊光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他下班路过邮票
公司门口,一位不太熟悉的邮友说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十五周年》小全张首日实寄封,问他要不要,他说“当然要”。这枚小全张,1964年全国只发行了四万枚,数量之少仅次于《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十分稀罕。
廖俊光说,其时说好
价格是800元,约好第二天下午下班后在邮票
公司门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第二天,他提早二十分钟到邮票
公司,没比及人。在随后的几天他都到邮票
公司等,一向比及第四天,才买到了心爱的邮票。
从保藏零星邮票到编组邮集
廖俊光介绍,集邮不是单纯的搜集邮就完事了,包含搜集、收拾、鉴赏、研讨邮票及其他邮品。1988年,他开端研讨邮票并尝试编组专题邮集,二十几年来先后编了《路——中国人民革新赞歌》《帽》等十五部邮集,有些邮集分别参加
南宁、
广西及全国举行的集邮展览。
昨天,记者在廖俊光家中看到了专题邮集《帽》,林林总总的帽子跃入眼皮。这是一个帽子的世界,每张邮票都有一个帽子的故事,它通过邮票叙述了帽子的来源、帽子的功用和特色,展现了不一样的帽,如国君的冠帽、邮差帽、医务人员帽等。每张邮票都配有阐明,翻阅《帽》就像读一本对于帽子的书。
廖俊光说,专题邮集《帽》足足花了他八年的时刻进行保藏和收拾。在这部邮会集,最为宝贵的要数1869年爱沙尼亚凸压王冠邮资图大漆超封,帽是印在邮戳上的,是他几十年前出差北京时偶尔见到后,花了2000多元买下来的。
据悉,专题邮集《帽》2002年5月参加在
广州举行的“全国首届晚年集邮展览”取得镀金奖,2007年参加“第20届亚洲世界集邮展览”取得银奖。
靠兄弟帮忙取得有价值宝物
廖俊光说,在绵长的集邮进程中,他深深体会到潜心集邮要具有几个条件,如要有比较雄厚的经济条件,要具有集邮知识,还要把握好时机以及靠众多邮友的协助。
让廖俊光形象最深的一次是,1985年,他到
成都出差,作业之余逛邮票商场,一位邮商拿着一方连《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要价一千元一枚。其时他对邮票了解得不够多,没有买。比及第二天回头想买时,已找不到那位邮商。回到
南宁后,众邮友都说他失去了最好时机。时下,一枚“一片红”邮票国内市价已升至几十万元,并且还在不断飙升,每枚票身价已达120万元。回想起来,有点懊悔。
还有一次,1989年冬季,有一天,廖俊光到集邮商场寻宝,看上了五六套邮票,要价一千元。其时他身上没有带这么多钱,幸亏一位老邮友帮他垫钱,他才买下了这批邮票。后来,在收拾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起所发行的邮票,除了小型张和几套大票,他根本上集全了。这进程少不了邮友们的协助。
1991年夏天的一天,廖俊光路过邮票
公司,见到两个身穿绿色邮政服的人从纸筒里抽出一版“猴票”,邮票上的黑猴在艳丽的赤色衬托下显得目光烔烔,绘声绘色,令人爱不释手。他仍是首次看到一大版“猴票”,其时卖到1600元。由于没有闲钱,他没有买。后来,他才得知,他失去了时机。“猴票”发行于1980年,发行量五百万枚,整版八十枚,算起来每枚二十元。而现在“猴票”的商场价已达每枚8000至1万元,整版票在北京成交价已达120万元。
来源于:新美
墙体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