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墙体广告 “迎着风雨、旗号飘荡,坚决跨越世纪沧桑!”10月10日,记者刚走进
南昌东湖区老年大学,就听到一阵阵掷地有声的歌声从楼上飘来。走进教室,只见60多位白叟满当本地坐在教室,他们手端着曲谱,伴随着音乐教师彭继秀的钢琴伴奏,正学习着《行进吧!中国共产党》一曲。
彭继秀即是咱们今日采访的主人公。外表看,她是一名老年大学专门教红歌的声乐教师,每周有4个班的课程,音乐从教阅历长达12年,但很多人不知道,她仍是一名真实的红二代、
江西永新籍老赤军彭龙恩仅有的女儿。坚持传承红歌12年,是啥力气支撑着她?在其父辈身上又有着啥峥嵘往事?10日,记者来到了彭教师的课堂,听她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
“父亲一向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作为“红二代”,父亲彭龙恩是儿女们心中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革命军人”,彭教师在提起自个戎马一生的父亲时,慨叹地说。
彭龙恩,1904年出生于
江西省永新县高溪乡,1927年参加革命,时年23岁。中国工农赤军建立后,彭龙恩被分到红二方面军,尔后大半生身经百战,参加过长征、抗日等多场战役。用彭教师的话说,即是“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过草地、翻雪山相同没少!”
在各种对于长征的电视剧、书本中,咱们总能看到赤军兵士吃树皮甚至煮皮带的场景,对此,彭教师坦言,这本来一点也不夸大,因为其时的情况即是这么艰苦。
“小时分,听父亲讲过草地的阅历,那时,赤军兵士分批过草地,因为粮食极度紧缺,兵士们不得不找草根来吃,或用战刀和石头把粗糙坚固的树皮刮下来煮着吃。等到没有草根吃的时分,兵士们就解下身上的牛皮皮带,放到粗陋的锅内长期地煮,直到皮带煮烂变成糊状,每人分一碗,填饱肚子”。
但是,这些“皮带糊”底子难以消化,不少兵士的身体也因此落下病根,也就在那个时分,彭龙恩的肝功能受损,尔后一向未愈。
抗日战争成功后,彭龙恩经安排介绍和
山西被服厂的八路军兵士王华志结婚,膝下有三男一女,以后便调到了
甘肃天水军分区当司令员。因为病痛折磨,1962年,彭龙恩在警卫员的护送下回到
江西南昌退休养老,一年以后,59岁的彭龙恩在
南昌去世。
从小爱歌唱 父亲最爱听《
洪湖赤卫队》
彭教师通知咱们,父亲虽是司令员,但对子孙管束很严,容不得子孙有半点官员子孙的架子。“他常常皱着眉头对咱们说:‘咱们这一代人艰苦奋斗流血牺牲,用自个的性命打下赤色江山,建立了新中国,你们这一代要好好学习,做人要诚实!做一个真实的劳作人民!’”因此,回到
南昌以后,彭龙恩使用干休所家门口的空地开垦了地步,种些水稻、红薯,养些猪、鸡,带着孩子们一同劳作。
“那时我才13岁,每当放学回家,远远就能看到哥哥们已经在田里忙活着,书包一放下,父亲就要我扛着锄头竹篙去地里。我还记得,他教咱们做肥料,用竹篙插到水稻田里坚持身体的平衡,抬起一只脚踩周边的杂草,连根踩死的杂草就变成水稻的天然肥料。”
因为天生喉咙好,彭继秀从小就爱歌唱,而其时他们听得最多的即是红歌。“我父亲也爱听!”每当闲暇,彭龙恩就会把女儿叫到身边说:“女儿诶!给父亲唱个歌呗!”“那个时分父亲最喜爱我唱《
洪湖赤卫队》”,彭教师满怀慨叹地说,红歌一向伴随着自个的生长。
“藏族小伙骑着马来看表演”
1969年,彭继秀被分到
兰州军区战役文工团,担任“独唱”。其时,单位安排了20~30个人的小分队,里边满是能歌能舞、能弹能唱的年轻人,彭继秀也在其间。以后,这个小分队一次次地来到各地部队、
医院、基地进行慰劳表演,为兵士们带来一片片欢声笑语。
彭继秀还记得,有一次,他们赴西藏表演,文工团的到来让本地简直欢腾起来了。“咱们唱着毛主席语录和西藏本地的民歌,台下黑漆漆一片人群,藏族同胞骑着马从远处的蒙古包赶来聚集在一同。咱们也很感动,没想到白日空旷的草原一下能聚集这么多人。”
1973年,彭继秀回到了
南昌,因对音乐的酷爱,她自学自考了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3年后顺畅取得文凭。
“唱红歌”到“教红歌” 传承中收成感动
1998年退休后,彭继秀就一向在“夕阳红”合唱团、政府机关等单位教人唱红歌,如《铁道游击队》、《在太行山上》、《大刀进行曲》等妇孺皆知、朗朗上口的歌曲。因为深受学员喜爱,她又受邀来到了东湖区老年大学等单位教歌。除白叟外,彭继秀也教孩子们唱红歌。有一年,她到红谷滩新区一小学安排童声大合唱《咱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每次教学时,除了根本的识谱以外,彭教师都会把歌词里的故事讲给学员听,让学员可以把自个带入歌曲的情境中。上一年,
南昌市举办抗战成功70周年大合唱比赛,彭继秀带领的合唱团以一首《在太行山上》取得二等奖,这便是她“以情动听”教学的效果。
每一次唱的不仅仅是音符和旋律,每一位歌唱者都从彭继秀这儿取得了歌背面的故事,这些故事也将被他们传扬下去,而彭继秀也在学生这儿找到了感动和坚持。
有一年冰冻天,彭继秀接到合唱团学员的电话,因为气候过于恶劣,学员问询教师是不是来上课,她坚决地回答说:“只需你们情愿上,我就来。”那天的路途上,迎面扑来的雪花让彭继秀睁不开眼。等她披着一身风雪进入教室中,发现白叟们已坐在椅子上等候。彭继秀逼真地感受到,每周一次的上课机会,他们是真的爱惜。
“那一节课的歌曲唱哭了学员,他们说在我身上真的能看到是赤军子孙,相对来说,他们的坚持也很让我感动。”彭教师通知记者。
时刻如白驹过隙,当年历经峥嵘岁月的赤军兵士们,大多数已不在人世,但总有一种力气会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一首红歌能唱多久?从彭继秀的举动中,咱们感受到,或许,只需仍有着铭记,这么的旋律和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就不会有休止符。
来源于 新美
广告 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