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 “太阳出来照山坡,听我唱个革新歌,工农们过细听着……”在黄麻起义的策源地——
湖北黄冈麻城市乘马会馆门前,12名戴着赤军帽、身穿红戎衣的学生高唱革新歌谣。歌声回旋在大别山间,悠长又耐人寻味。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
湖北行活动11日至13日举行,记者与来自中心省市的40余家媒体记者、网络定见首领在革新老区
麻城采访时,见到上述情形。
麻城五脑山菊花园开展旅游,股动贫穷户脱贫。 王振栋 摄
麻城五脑山菊花园开展旅游,股动贫穷户脱贫。 王振栋 摄
12名孩子年纪在11岁至13岁,是
麻城树声期望小学学生,一同是乘马会馆的职责解说员。该校副校长凌乐启介绍,校园从2008年开端安排赤色小解说员活动。几年下来,累计有300多名小学生使用课余时刻从事职责解说作业。
“前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麻城赤色文明研究会会长李敏如是说,在
麻城等
湖北革新老区,晚辈们前赴后继,饯别着长征精力,传承赤色文明。
现年65岁的李敏从事党史文明研究30余年。2013年11月,退休在家的她与4个兄弟一同,自觉建立民间团体——
麻城赤色文明研究会。
5自己时年平均年纪55岁,研究会的作业主要是寻访、搜集、收拾革新前辈抗战故事,编列革新前史书籍,安排爱国主义宣教活动。短短3年间,研究会成员开展到200多人,遍及鄂豫皖三省,其中有学生近50人。
为获取精确的前史材料,李敏等人翻山越岭、曲折各地,寻访赤军和赤军子孙,讲述革新故事,经过视频、录音搜集影像材料存档。他们还筹拍《长征路上的
麻城人》等写实纪录片,出书《
麻城革新歌谣》,举办革新系列图片展等。
麻城乘马岗镇江树村大力建造俊美村庄。 王振栋 摄
麻城乘马岗镇江树村大力建造俊美村庄。 王振栋 摄
年纪渐大,李敏和她的老伙伴们仍然奔走在传播赤色文明的路上。她说,革新前辈值得后人敬仰和铭记,传承长征精力,是她和火伴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同的薪火亦在
咸宁通山县代代相传。该县大畈镇白泥村是个小村庄,却有在册勇士300多人。新中国建立后,本地乡民不忘在抗战中献身的英烈,自 发集资修建了苏区保卫战勇士纪念碑,立于村里供后人仰视。每逢有客来访,乡民职责担任解说员。英烈抗战故事,老翁幼孩均能讲述一二。
与革新老区相伴而生的还有贫穷。当前,正大力推动精准扶贫,老区迎来开展新机遇。地处大别山区的
黄冈市出台一系列工业振兴计划,欲用3年时刻让全市贫穷人口脱贫;幕阜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咸宁,也经过开展工业、扶持工作等方法,带领老区民众脱贫。
“一代又一代先烈为夸姣生活前仆后继,咱们要秉持先烈遗志,发扬长征精力,在奔小康路上英勇前行。”老区贫穷户焦学益说。他正在本地政府支持下开展香菇工业。在他看来,在如今社会,脱贫过上小康生活,是对长征精力最佳的传承和诠释。他相信,革新老区的将来会更夸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