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墙体广告 构成一座城,除了人,必不可少的还有那些凝聚着无数人回忆的建筑体。这些由人类的聪明才智开发、打造的建筑体,也是这座城市最直面的气质地点。
近来,
福建省住建厅发布了我省第一批城市优异近
现代建筑名录。以“赤色文明”著称的闽西
龙岩,有9处建筑上榜。
今日,导报记者带您走进这9处“人类珍宝”。
赤色金融机构——闽西工农银行原址
在
龙岩市区的街心花园东侧,有一栋别具风味的四层骑楼。
可别小瞧它,它是闽西工农银行原址,是中央革新根据地最早树立的赤色金融机构。革新战争年代,它在打破国民党反抗派的经济封锁,调剂金融、减小剪刀差、稳定苏区经济等方面立下大功。
这栋建筑,原是
福建五部军阀之一陈国辉在
龙岩建造
中山路时所筑,
龙岩商人李连斋在此开设泉利布店。后来,为打破国民党反抗派对闽西革新根据地的经济封锁,闽西苏维埃政府1930年9月决议在此树立“闽西工农银行”。
通过短期和严重的筹备,同年11月7日,中国最早的工农金融机构——闽西工农银行诞生。时任行长为阮山、营业部主任赖祖烈、管帐科长曹菊如、出纳科长陈寄今。
在树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闽西工农银行先后发行股金收据和纸币,是闽西革新根据地内流转的有用证券,与大洋等值。1930年12月底,闽西工农银行从
龙岩迁往永定虎冈。后曾多次全部修理。
赤色发源地——三家书院上榜
桐冈书院
9处优异建筑中,3处为书院,分别是东肖桐冈书院、登龙书院和闽西列宁师范暑期校园原址平和堂。
东肖桐冈书院,坐落东肖镇中心小学内,建于清末,为一院二厢房土木构平房建筑。单从窗形看,别有异域风情。
1921年春,邓子恢、陈明、章独奇等在此举行前进读书会“奇山书社”。1923年9月,闽西第一个宣扬马列主义的刊物《岩声报》在此兴办,对闽西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登龙书院,同建于清末,坐落龙门镇开通小学内。1927年头,共产党员郭滴人、陈庆隆等在此兴办湖洋乡农民协会,展开减租减息奋斗,是闽西最早的农民协会原址之一。
而闽西列宁师范暑期校园原址平和堂,坐落平和路的松涛小学内。1930年7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文委会在松涛小学前身——松涛书院创建,并正式兴办闽西列宁师范暑期校园。
一起,中共闽西二大在松涛书院平和堂举行。郭滴人中选中共闽西二大特委书记,这次会议断定了闽西革新奋斗的方针政策。
此外,闻名共产党人陈明的故居,坐落东肖镇的官宝厝,也是这次上榜建筑之一。
赤色武装力量缩影——革新烈士留念碑和司令部
龙岩这座城市“红文明”无处不在
闽西革新烈士留念碑
为留念闽西每次革新战争中献身的2万多英烈,1955年,
龙岩在新罗区虎岺山立下闽西革新烈士留念碑。
留念碑由花岗石砌成,附近是张鼎丞、邓子恢、伍洪祥、魏金水的题词。碑座附近为汉白玉围栏,有阶梯。碑通高37米,朝南北上书有“闽西革新烈士留念碑”9个鎏金大字。
而坐落于市府大院、建于1927年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原址,单体二层骑楼式建筑,也是赤色武装力量的缩影。
1929年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次霸占
龙岩城后,司令部即设于此,军长朱德、参谋长朱云卿、军委书记刘安恭住二楼。
1929年6月25日,朱德在此掌管举行军事会议,与毛泽东、陈毅等一起拟定了红四军七月分兵计划,对展开军事奋斗、树立闽西革新根据地等作出主要决议。
赤色时代回忆——一塔一公园
挺秀塔
在9处上榜建筑中,承载数代
龙岩人回忆的建筑体,当数
龙岩挺秀塔和
中山公园。
挺秀塔又称水门塔,坐落
龙岩城关东门龙川、丰溪二流集合处,镇守着九龙江的上游。
它由
龙岩知县曹元儒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并亲题“挺秀塔”三字,后塌毁。明崇祯知县朱泰桢重建。清乾隆四十年(1775),知州金世麟增高二丈余,现塔坚持乾隆四十年建筑时容貌。
挺秀塔六角七层,空心砖木构楼阁式,通高十五米八。塔檐砖垒叠三层,每层依次收分。塔身一至三层外壁嵌有石碑文,每层各有两个圆顶拱门,方位交织。塔内有木梯可上顶层。塔上有历代文人墨客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