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湖北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通道 "龙腰"日益壮实

湖北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通道 "龙腰"日益壮实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10月27日 04:10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湖北荆州墙体广告

  湖北荆州墙体广告  近两年,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和沿线11省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探索,努力为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提供交通运输支撑。中国交通新闻网今日集中报道长航局、上海江苏江西湖北重庆在航运转型升级、上下游航道畅通、航运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敬请关注。
  长航局
  一站式信息服务航运升级
  跨区域、跨部门、跨运输方式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是提升航运通过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推动现代航运真正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的主导力量。
  点一点鼠标,看一看电脑屏幕,船舶动态尽收眼底。借助于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九江振兴轮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宏宇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就能找到货源、船员,同时还能查看公司载货船航行到了哪里。“以前航运交易主要靠熟人相互介绍业务,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搭建这个平台后,有助于我们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交易范围,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包宏宇说。
  为节约人力、财力、时间等方面的成本,长航局建立了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沿江港航企事业单位免费提供一站式信息化服务,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
  该平台可免费为用户提供船舶、船员、三峡通航、安全、水位气象、水情、水深等公共信息,以及货源、空船期、船舶交易、人才招聘等配套服务信息。港航企业还可通过该平台实时了解船货状况,为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参考。随着越来越多的港航企业加入,长江航运物流数据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实现了信息流、货物流、人才流的高效运转。
  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形势下,长江航运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机遇期。为此,长航局加强智能服务系统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长江航运”行动计划,长江干线数字航道、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的建设,打破了信息壁垒,逐步实现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物流信息的共享与对接,极大提升了长江航运公共服务能力。
  “十三五”期,长航局提出构建“云上长航”,主要包括一张网、一个数据中心、三个应用平台(综合管理平台、政务服务平台和物流平台)和四个支撑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着力解决信息碎片化、应用条块化、服务割裂化等问题,最终实现长江航运信息化建设科学有序、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信息服务高效便捷和管理效能全面提升。
  上海
  提高通航能力带动腹地发展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居龙头之位,通江达海,交通区位得天独厚。要形成上下游一体发展的格局,必须要增强上海对长江经济带腹地的引领辐射作用,而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相互衔接是其中重要一环。
  9月28日,随着跨圆泄泾的沪杭铁路老桥水中墩全面拆除,历时7年的杭申线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完成,上海浙江杭嘉湖地区“水上高速”形成。今后,浙江安吉、湖州等地1000吨级船舶或90标箱集装箱船可直达黄浦江,将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内河航运业发展,助力航道沿线腹地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上海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构建连接江浙、对接海港的内河航道网络,强化对长江经济带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杭申线全长123公里,是杭州上海最便捷的内河航线。为全面对接浙江省三级航道,上海将杭申线航道由原本的四级航道提升为三级航道,同步改建不达标的跨航道沪杭高速公路大蒸港桥、沪昆铁路圆泄泾大桥,嘉兴、安吉等地集装箱船舶进入上海,不再需要进行大船到小船的转运。
  据统计,每年有30万艘来自江苏浙江等地的集装箱船舶抵达上海港外高桥港区;截至9月底,上海今年在海港方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61.3万标箱,其中75%服务于长江经济带。下一阶段,上海将进一步提高干线和支线航道的通航能力,全力推进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大治河西枢纽新建二线船闸工程以及平申线、长湖申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使内河运输船舶向大型化、标准化发展,提升内河运能。
  江苏
  绿色发展呵护长江美
  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不仅是经济共同体,也是生态共同体。
  10月17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强调江苏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调,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借助沿江港口一体化改革被列入全国交通运输九大改革试点的契机,江苏交通运输部门全方位整合沿江港口锚地、岸线、集装箱航线资源,引导推动沿线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
  今年以来,江苏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开展沿江港口非法码头专项整治,有效推动岸线资源集约使用。截至目前,列入整治范围的118个非法码头已全部停止作业,其中41个已拆除。修订《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时,江苏交通运输部门还核减了港口岸线72.6公里,原规划的港口岸线调整为饮用水源岸线、城市生活和旅游景观岸线。
  江苏交通运输部门将船舶、港口污染治理纳入工作重点。大力推进长三角水域江苏省船舶排放控制区工作,严格船舶燃油使用标准,积极推进船型标准化,推动节能环保型船舶加快发展,积极推动使用岸电和清洁能源。同时制定实施港口防污染专项行动方案,全面加强沿江港口水污染防治,开展粉尘防治综合改造,加强港区危化品储罐风险防控,强化水上危险品运输安全环保监管和船舶溢油风险防范,严防重大污染和安全事件发生。
  目前,江苏沿江港口水污染防治设施已完善710个,占沿江泊位总数的61%,计划2017年全部改造到位。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