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朱姓源于国名嫡祖为朱熹次子 头桥曾建有朱氏祠堂

朱姓源于国名嫡祖为朱熹次子 头桥曾建有朱氏祠堂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10月28日 02:10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江苏扬州墙体广告

江苏扬州墙体广告  在宋版《百家姓》中,朱姓排第17位。据2013年计算,朱姓人员在中国大陆姓氏人员中列第13位,约占了全国人员的1.2%,约有1500余万。
  家住在扬州广陵区头桥镇的朱荣彩,便是宋朝闻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嫡派后人。昨天上午,朱荣彩拿出家中收藏的《朱氏族谱》,叙述这一支脉怎么来到扬州,以及祖辈撒播下来的家训。
  1
  姓氏来历于国名
  头桥朱姓嫡祖为朱熹次子
  “关于朱姓的由来,网上有许多种说法,按照家中撒播下来的《朱氏族谱》记载,姓氏源自于国名。”朱荣彩通知记者,在族谱的序里边写道,朱姓始成于西周,以国名为氏(因得姓鼻祖是曹挟,所以是源出于曹姓)。后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去掉耳旁,改姓朱。
  “在《朱氏族谱》的世系表中,朱熹为十二世组,咱们这一支脉的嫡祖为朱熹的次子朱埜。”朱荣彩说,据族谱中记载,二十一世祖亨三公受命押送罪犯,前往镇江儒里围江造田,所以举家迁至镇江,后三十世祖又迁至靖江。尔后跟着时刻的变迁,靖江一脉逐渐向周边地区分散。“到我祖辈的时分,就已居住在江都一带了。”
  2
  唐代首次修谱
  家中现藏有三种古族谱
  “根据《朱氏族谱》原文记载,宗族首次修谱,是在唐代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目前,我家中仍然保留有三个版别的古谱,别离编修于光绪二十九年、民国三年和民国十七年。”朱荣彩介绍,因为年代久远,加之中心阅历了战乱等因素,三个版别的古谱已经残损。上一年10月份开始,宗族决议从头编修《朱氏族谱》,为了补齐古谱中残损的有些,他们去了族员聚居的福建建阳、江西婺源、广州番禺和镇江儒里,翻阅了大量本地族员保留的古谱,终于在本年10月将《朱氏族谱》从头编修完成。
  “古谱中关于咱们这一族的堂号没有记载,这次从头修谱时,咱们协商后决议用‘紫阳堂’为堂号,因素有二,榜首是咱们是朱熹的后人,朱熹自称紫阳先生,所以咱们便以‘紫阳’为堂号。第二是湖南平江岑川朱埜后人一向以‘紫阳堂’为堂号,咱们就沿用了这个堂号。”
  3
  有的先祖未书名讳
  家谱中还存有未解之谜
  “很小的时分,听祖辈提起,曾经家中有一个很大的朱氏祠堂,祠堂的牌子上书写‘阙里世家’四个大字,门口的楹联写有‘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其时,家中的桌椅、烛台、碗碟等反面都刻有‘阙里世家’几个字。”朱荣彩说,“阙里原本是孔子的家园,后来借指儒学,先祖朱熹是宋代儒学我们,这或许就是‘阙里世家’的来历。”
  朱荣彩说,这次从头编修《朱氏族谱》时,还发现两个未解之谜。一个是在族谱世系表中,有接连三代先祖都并未记载名讳,别离是第十九世祖万六;二十世祖寿一、寿二、寿三;二十一世祖亨三、亨五。在世系表中,其他的先人都是直书名讳,只有这三代先人是以数字代替,不知是何因素。第二处未解之谜是在族谱的一篇序文中最初榜首句话为“今亥一族……”,为何要用“亥”这个字来代替“朱”,他翻阅了许多史料,并未发现有“朱”姓避忌一说。期望能有其他族员或博学之士协助回答。
  4
  幼时熟读《朱子家训》
  满意时漠然,失落时安然
  《朱氏族谱》中收录有两篇《朱子家训》,别离是十二世祖朱熹所留和二十六世祖朱柏庐所留,这也是朱姓的传家宝。
  “在我年幼时,天天清晨,祖父都会要求吟诵两篇《朱子家训》,至今不敢忘掉。”朱荣彩说完,便背诵起朱熹留下的《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表里整齐,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身检核。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荣彩说,这一篇《朱子家训》也被称为《朱子治家格言》,是二十六世祖朱柏庐所留。在这篇《朱子家训》中,有大多数宗族修谱订规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后代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朱荣彩说,祖父经常教训自个,争强好胜乃人之天分,首先要正确认识自个,摆正自个在社会中的方位,始终保持一种“满意时漠然,失落时安然”的杰出心态。祖父还将世上的人概括为两种,“惟德爱德,惟才爱才”、“无德敬有德,无才敬有才”,此正人也;另一种“无德嫉有德,小才嫉大才”,实乃小人也。
来源于 新美广告  http://www.hbxmad.com/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