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墙体广告 “每个人华诞都躲藏着性格的小机密,输入你的华诞,来生成你的性格标签吧!”7月16日上午,由“柏某某APP”的微信公众号推出“我的性格标签” 测试在微信朋友圈疯转。但其“病毒式传播”的同时,是个人用户信息的泄露——据中国电子商务研讨中心主任曹磊估计,即使该微信号16日中午被封,这次大规 模个人信息泄露也达千万人级别。
但是,扬子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仍然有网友表示:反正泄露信息也不是我一个人,以后碰到相似测试照玩不误。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讨中心提示:社交网络信息泄露招致的财富损伤赔偿纠葛不在少数,且“骗子”的“智商”越来越高、诈骗资金量越来越大。
实习生陈超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马燕沈春宁
案例1
杭州某民企,老板在隔壁坐着
财务给假“老板”的QQ号汇去数十万
中国电子商务研讨中心特约研讨员、北京盈科(
杭州)律师事务所吴旭华律师、方超强律师承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引见了一同2014年底发作在
杭州的真实案例:
某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肖女士,接到一个QQ用户的好友申请,自称是她老板的另一个QQ号。肖女士发现,该QQ用户与老板的常用QQ头像、状态等其他信息一模一样;且在沟经过程中觉得与其聊天沟通的人,跟老板的口吻毫无二致,遂信以为真。
接着,QQ中的“老板”称,有个新项目谈成,要前期付款,让她把数十万元汇到指定账户。据肖女士事后回想:其实当时老板就坐在她隔壁的办公室, 但由于老板为人威严,她平常就很怕老板,加受骗时QQ中的“老板”不停催她,她也没多想,就赶紧第一时间照指示汇款数十万元。虽然汇出后很快发现有问题, 并去
公安机关报案,但由于骗子已将账户中的一半资金转移,形成了实践损失发作。
而另一半“骗子”没来得及转走的资金,则被办案机关冻结在该账户。经查询,该账户的开户人是西南某省份一个小县城的居民,这位人士本人以至都不晓得“被开户”。后经多方努力,这局部资金被追回,但曾经被转走的资金迄今未能破案追回。
新美
广告: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