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墙体广告 11月1日,全国网络媒体聚焦
大理建州60周年媒体采访团来到了此行第一站宾川县新庄村,重温赤军长征在宾川的前史 ,思念革命先烈,感触本地使用赤色文明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推进脱贫攻坚给群众生活带来变化,走上赤色致富路。
车行至新庄村口,村口一列身着赤军服装的乡民招引了我们的留意。记者们沿着当年赤军的足迹步行进入村庄,天然古拙的村落,随处可见的赤色标语,一座座老房子通过年月的洗礼,似在向记者朋友们叙述着早年的故事。俭朴而宁静,悠久又亲热,陈旧亦柔美。“在这儿放松心境,沉积过往,学习长征精力束装再动身!”媒体记者们如是感叹。
新庄村坐落于海稍水库东岸,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一场雨过后,走进这儿更像进入绿野仙界,当年红二、六军团长征时路径新庄村。新庄村四名青年杨世昌、杨世何、杨炳、杨震参加了赤军,后来,为了思念他们,本地乡民在后山建筑了烈士墓,种了一片映山红。
记者们走进新庄村赤军长征博物馆,这儿是在赤军从前住过的民房里进行恢复建筑,再现了当年赤军过海稍的场景,该馆于今年4月21日正式开馆。
博物馆分为图像展览室和红六军团的暂时指挥部两部分,较为完好的再现了其时红二、六军团长征通过
云南时的道路图及红六军团进入海稍新庄村的行军道路。暂时指挥部复原了其时赤军将士在此修整、开会、住宿时的场景,保存了其时赤军将士使用过的一些旧物件。
在了解了赤军长征过宾川的故事,看过保存下来的前史场景后,来自南海网的记者叶光不由慨叹“我外公是一个老游击队员,从小就听他说过许多当年的老故事。看着这些赤军寓居过的场景很简单让我联想起早年那段艰苦年月。”叶光说,尽管如今许多当地也在开展赤色旅游,但新庄赤军博物馆的遗址保存得都较为完好、实在,更具教学含义。
据悉,2012年以来,博物馆的建设为村里的5户低保户供给了工作岗位。目前,已经有3户贫困户完成脱贫,15位乡民在
公司处理了就业问题。到目前,赤军长征纪念馆已接待了45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