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墙体广告 素有“内地阿里山”之称、“我国最美樱花圣地”以及日前刚取得
福建省第一批特征小镇的
龙岩漳平永福,又多了一个寻找前史的脚印的当地——永福明代土楼古堡长青楼。
土楼古堡长青楼,坐落永福李庄村,是一座回形三层三围的方形大屋,耗资27万两
白银,是现在闽西南已发现明代留传的前史最悠久的大型土楼之一,被当地人称为“乌楼”。长青楼占地面积2400多平方米,三层修建面积1615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构架,木质结构联接合理结实,抗震性强,是明代民间典型的防护性土楼。
和传统兼具居住防护功能为一体的土楼略有不同,长青楼并非通常民居修建意图,乃是侧重于避人祸之功用。墙外壕沟、门顶水喉、门后四石阶步入地平面、四面设近百个枪眼、铁石门窗结构和顶层房后走廊等各种规划都是闽西南土楼所绝无仅有。并且族谱中载有“清初顺治甲申和民国元年壬子两次社会乱荡时包容乡邻暂居保命”之记载。李庄村乃至周边村镇的不少乡民都有遇匪会集躲进长青楼流亡的阅历。因其个性共同,年代久远,长青楼又被当地人称为“土楼王”。
对永福李庄人而言,这座历经400余年的风霜的大型土楼不仅是宝贵的前史文化遗产,更承载着旅外乡贤的故乡情怀。自2013年开端,在漳平市政府的牵头下,在永福旅外乡贤的大力赞助下,长青楼主体修正工程全面完成。
2011年长青楼被
福建省文化厅、文物局列为涉台文物,长青楼记载和见证了两岸同根同宗的血缘关系, 下一步,永福镇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要把“长青楼”作为永福的重要旅行资源, 创造永福前史文化博物馆,与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中心、
福建十台甫树——永福千年水松等,创造成为旅行线路,吸引更多两岸的游客前来观赏。
现在连续有游客前往观赏,永福镇文化站安排有关退休老师责任为游客解说,估计2017年元旦全面免费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