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墙体广告发布 又到“双十一”,各大电商渠道纷繁提早“备战”,各种欺诈案子也纷繁“粉墨登场”。近来,警方和法院通报了几起典型欺诈案子,由于轻信“客服”的短信、电话和别人的说法,不少市民上圈套走数万元。与此同时,诱骗式购买和冒充公职组织收取“处理费”也时有发生。
潇湘晨报对这几类案子进行整理,整理出“防骗攻略”,期望读者在接到相似信息时能保持警惕,多方求证,当心圈套。
“增值”人民币 豹子号人民币“每年可增值30%”?
收到自个“中奖”的电话,57岁的钟先生去“领奖”,回来时除了奖品,钟先生还买回了一套“豹子号”(3个连起来的相同的数字)5元人民币,以为自个捡到廉价的钟先生兴冲冲回到家,没想到被老婆王女士大骂“上圈套”。
11月1日,钟先生接到一个生疏电话,电话里的一个女人称自个是“
湖南德瑄金硕文明传达有限
公司”的客服人员,
公司最近在进行周年庆活动,钟先生被抽中大奖,有时间可到
公司领奖。
11月2日,钟先生来到了“德瑄文明”,刚阐明自个是来领取奖品的,
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将钟先生拉到一旁,为钟先生介绍第五套“豹子号”5元人民币纪念版,共100张。
“工作人员通知我,第五套人民币这两年会逐步退市,增值的空间会非常大,并且其他当地都买不到,只能在他们那儿买。”工作人员“每年能够增值30%”的许诺让钟先生决议花1980元,买下了这套人民币。
“这是不是他们哄人的一种手法?”王女士怀疑老公上当了,马上拨打了该
公司电话请求退货,“工作人员情绪很坚决,即是不能退。”
11月3日,记者与钟先生夫妇来到“
湖南德瑄金硕文明传达有限
公司”,
公司的出资司理付某通知钟先生,“这是归于出资理财产品,不能退。”
关于司理的解释,王女士表示不能接受,“这个产品是我老公被‘骗’才买的,他一开始根本没有买东西的主意。”付某答复称:“我要你买你就买,我有拿刀架在你脖子上吗?我要你去杀人你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