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秀山:构建边区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模式近年来,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司法局在普法过程中,结合扶贫攻坚实际,打通最后一公里人民调解之路,构建边区矛盾纠纷联防调解模式,让边区群众更加团结和谐,让边区社会更加稳定,强有力的推动边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强化边区的协作,该县自年初都要与相邻的
湖南省花垣县、龙山县、
贵州省松桃县以及
重庆市酉阳县协作,订边区协作协议书。县司法局与接边地区毗邻的17个
乡镇、48个村居互相签订《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合作协议书》,健全完善联合排查、联动调处、联谊交流、重要情况通报等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机制,形成“边区有纠纷,三方共参与”的协作模式。
定期开展联合调解培训,每年轮流由各县司法局基层科牵头组织边区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集中在一个临边司法所或
乡镇,开展人民调解业务培训,学习《人民调解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掌握年度工作动态,总结经验典型,积极查找问题,各自交流调解工作经验、提升调解技能和调解水平。
积极运用联调机制,毗邻
乡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每月定期对本辖区内的民间纠纷进行排查调处,对涉及临界
乡镇、村居的矛盾纠纷、纠纷隐患苗头及时互相通报,并协同做好化解调处工作,对需要临界司法所参加的启动联调机制,进行联合调解,通知相关司法所人员参加,及时排查消除临界纠纷,维护边区稳定。特别是扶贫攻坚工作中,他们组织司法人员、律师、法律工作者和公证工人员,深入边区村组,走村入户,为村民送法到院坝,为群众宣传法律法规,调解群众矛盾纠纷,上门为群众做公证,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为农民以及农民工朋友提供生活和务工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