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汪家村:格桑花里的
乡村旅游实践
连日来,峨眉山市九里镇汪家村的格桑花海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甚至不少民间团体慕名到此演出,汪家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规模从100亩扩大到了350亩,成片的格桑花就着泥土的芳香在汪家村次第开放,
乡村旅游+新
农村建设,成为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法宝”。
土地流转出的“金点子”
来到汪家村,美丽的“格桑花海”在阳光的照射下,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只见游人在数百亩“花海”中赏花拍照,还有新婚夫妇到此拍摄婚纱照,享受与大自然相融的幸福时光。
人气的激增也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非物质文化遗产——麻糖就是其中一种。麻糖的源产地就在汪家村,前来观赏格桑花的游人品尝完地道的手工麻糖后赞不绝口,纷纷争相购买。汪家村麻糖的销量也蹭蹭往上升,村民们乐开了花。
汪家村格桑花种植源于峨眉山市敬业种植贸易有限
公司和当地村民间的一纸约定。
该
公司在汪家村完成了1600亩土地的流转,并立足于万亩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规模化种植燕麦、玉米等农作物。对于流转土地,该
公司给予500斤黄谷市场价/亩的租金,让老百姓不用投入生产就能拿到土地租金,剩余劳动力还可外出务工或是在敬业
公司劳作,获得额外收入。
由于燕麦和玉米是阶段性种植,种植期之间的空档期如何利用呢?为此,镇政府与敬业
公司达成协议,在燕麦和玉米种植空档期播种格桑花。这样一来,
公司能从格桑花籽里获得收益,又能反哺农户带动
乡村旅游发展,为农民增收,一种双赢的发展模式从此诞生。
“只有抓好产业发展,才能真正搞好新
农村建设”。在九里镇党委书记罗毅文眼中,对新
农村建设而言,产业发展是基础,也是支撑。“生产不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只是纸上谈兵,就更谈不上新
农村建设了!”
硬件提升后的“新
农村”
九里镇政府开启“游在花海、吃在农家”模式,主导打造了三家“卫生、安全、清洁”的农家特色小院,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想回头”。
格桑花盛情绽放时,农家小院里坐满了游客,他们或三五成群闲话家常,或三三两两嬉笑打闹,等待着品尝农家美食。
“这段时间生意特别火,尤其是周末的时候,我都差点忙不过来!”花海农家乐的汪老板高兴地说。
走在汪家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上,非物质文化展馆不远处,便是别具一格的花海瞭望台,从窗口远眺,大片大片的格桑花尽收眼底,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儿子过年回来,估计要怀疑自己走错地方了,变化太大啦!”汪家村的一位村民高兴地说道。
随着新
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汪家村结合“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硬化了组道,实施了亮
化工程,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居环境焕然一新。
从打造高桥镇张沟避暑圣地,到新平乡的葡萄采摘节,再到胜利镇的百日菊花海,峨眉山市各镇乡以实际行动吹响“全域旅游”的号角。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峨眉正经历一场从“一山独秀”向“全域旅游”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