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后 留守老人加入“上班族”“每年都能拿到土地流转费,每月还有工资。”东兴区富溪镇长山村和染坊坝村的留守老人们将土地流转后,不仅有班上,而且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我这段时间都在这里干活,一天有50元收入,而且离家近可以兼顾着照顾家人,还是多安逸的!”11月1日中午,在东兴区富溪镇长山村,62岁的张敏从葡萄园出来,她一边往家里走,一边对记者说。
听了张敏的介绍后,记者返回她工作的葡萄园看到,一辆满载
有机肥的红色大货车停靠在果园的货场上,几名村民纷纷跳上货车开始往葡萄园里卸运
有机肥。染坊坝村8组村民刘汉玉一边卸货,一边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很忙,有时还要加班。”
随后,记者走进葡萄园看到,覆盖在葡萄架下的地膜已清理完毕,整齐地摆放在一旁。工人们掏沟、施肥、放油枯、掩埋培土……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这个位于东兴区富溪镇染坊坝村的葡萄园,只是东兴区某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部分。该合作社2013年在富溪镇长山村、染坊坝村承包了村民13余公顷的土地,种植了葡萄、苹果梨、脆桃等。
“合作社里的工人是从哪里来的?”“都是当地的村民,而且聘请的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他们把土地流转出来后,我们就让他们在合作社上班。”该合作社负责人王远红告诉记者,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虽然不种地了,但他们可以在家门口上班挣钱,每年还能获得土地流转费。
“土地流转出去以后,我也成了‘上班族’。”染坊坝村2组村民苏明芳告诉记者,她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以后,自己再到合作社上班。“我今年64岁了,以前只能在家带孩子做饭。现在不仅可以照顾家里,还可以在合作社上班,每天有50元的收入。”
“夏天时,我们上班还有高温补贴呢!”已经在合作社上班快3年的饶明学告诉记者:“我每月不仅有工资拿,到了年底还能拿到土地流转费,一年下来能给家里增加不少收入。”
据悉,每年到了葡萄采摘的季节,当地有上百名村民到葡萄园上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周边村组留守老人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