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墙体广告 石门县宝峰大街曹家棚社区,有一座赤军勇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由殷家朋友自费修建于2013年。11月7日,72岁的殷远明向记者叙述了他们家与这座碑86年的故事。
年11月6日,曹家棚突击战打响。11月17日,参与作战的红二军团4师11团受命向磨市搬运;临走前,团长覃甦找到殷远明的妈妈陈腊姑,给了她5块银元,恳求她帮忙照顾10名赤军伤员。在地下党的协助下,陈腊姑把3名重伤员搬运到了她家邻近一棵大槐树的树洞内,别的7名伤员别离安排在三祝堂土地庙和自家阁楼上。“妈妈为他们洗衣煮饭、寻医找药,保证他们天天能有一顿粥、两顿饭。”殷远明说。
在陈腊姑的精心照顾下,当年底,7名伤员伤愈归队,另3名伤员因伤势过重献身。“妈妈找来几位妇人,用门板做成棺材,将他们掩埋在土地庙后。”殷远明说,从那年起,妈妈逢年过节都会带着全家前去烧香、上坟。祭祖时,桌上也不忘多放3双筷子。
其时,私藏赤军有很大危险,殷家族员对陈腊姑的行为颇有微词,陈腊姑及其老公却始终如一。殷远明回想,有次给赤军勇士上坟时,侄儿没有下跪磕头,成果被父亲殷彬儒严厉批评。1983年,陈腊姑过世,临终前她交代老伴和后代,往后家里宽余了,要给这3位勇士立碑。
上世纪90年代中叶,在政府部门作业的殷远明随领导进京参与老乡联谊。在石门籍老赤军梁定商的家中,梁定商充溢感情地向客人们谈起当年在陈腊姑家养伤的经历。在座的人通知他,殷远明即是陈腊姑的儿子。梁定商听后,当即站起来,拉起殷远明的手动容地说,是陈大姐救了他。这次,殷远明知道了爸爸妈妈祭拜的赤军墓的更多细节。原来,那3位重伤不治的赤军兵士均是
湖北人,别离叫张德高、陈天宇、刘志江,而7名伤愈归队的赤军兵士,除两人在长征中献身外,其他的悉数活到了解放后。很快,音讯传到了
湖北,
湖北方面特意派员前来探望,他们对殷家感激不尽。
上世纪末,殷彬儒过世,临走前白叟叮咛后人,必定要把赤军碑建起来,并且说“这是你们妈妈的遗愿”。2012年,殷远明同做生意的弟弟殷远友商量,该是着手完结爸爸妈妈遗愿的时分了。2013年,朋友俩耗资10万余元修缮了勇士墓,并新建了曹家棚勇士纪念碑。同年3月,石门县人民政府将此处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过世后,我的后人逢年过节也要来上坟,由于这儿安葬着咱们的亲人。”殷远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