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人民法院“四项举措”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今年以来,大竹县人民法院按照大竹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法院工作实际,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立足实际,强化举措,确保扶贫工作精准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部署。为确保扶贫工作有效开展,除强化法院院长作为县级领导对联系李家乡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指导、督导工作外,还将扶贫工作落实到法院日常工作上。一是领会会议精神。全院干警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十二届二十六次全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资源、精准实施、全域扶贫、同步小康”的工作思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抓扶贫,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每项工作做得扎实、具体、有效。二是制定扶贫计划。要求院扶贫办公室认真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制定法院扶贫工作计划,力争2年实现脱贫,特别是对184户贫困户,责任到人,针对性采取扶贫措施。
积极走访调研,厘清脱贫思路。大竹县李家乡大湾村作为省定贫困村,脱贫攻坚力度大,为配合省法院扶贫点工作开展,大竹县法院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大湾村开展调研、慰问活动,协助乡、村两级厘清精准扶贫思路,谋划扶贫产业发展,帮助制定了该村本地优质核桃、优质油菜、香椿、中药材四大种植产业,培育小家禽养殖产业,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三大脱贫项目帮扶规划。同时,强化法律扶贫力度,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对无劳动能力老年人,督促其子女履行法定赡养义务,从根本上解决老年贫困户致贫问题。
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基础建设。一是特色农业快速发展。2016年,李家乡大湾村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种植相结合的办法,规模发展了香椿、核桃、油菜、楠竹、丹参、生猪、黑山羊、小家禽等种养殖业。现450万亩核桃种植和黑山羊规模养殖已初见成效,预计每户年增收1600元。同时,2016年4月,大湾村成立
农村电商服务中心,通过大竹之窗、淘宝网、微信等电商平台公开销售农家土鸡蛋等土特产品。大竹法院积极为其宣传推广,拓宽销售范围。从2016年5月启动至今,已累计销售500余单,为大湾村农户创收1万余元。二是基础建设有效改善。法院积极联系县级相关单位,切实推进李家乡大湾村基础设施建设,全乡新硬化通组道路10.5公里,实现了户户通路,改造
农村危房80户,实现贫困户家家有水井,建设惠及民生,新建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1个,养老幸福园1个。
强化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有力。法院作为其县级联系帮扶单位,结合法院工作特点,长计划短安排,落实阶段任务,细分工作职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采取“一对一”联系帮扶。实现扶贫全覆盖,全面掌握法院帮扶184户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同时为每户贫困户每年送去300元现金,切实解决贫困户生活实际困难。二是现金帮扶。该院2015年向李家乡大弯村拨付了扶贫资金5万元,用于公共设施等基础建设,今年又给付2万元人民币,用于建设大湾村巡回办案点和村文化活动中心购置文化体育器材。三是法律帮扶。将清河法庭办案点延伸到李家乡大湾村,开展法律宣传,就近调解法律纠纷。四是领导引领帮扶。今年8月,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成军对李家乡、大湾村进行了蹲点调研督导,对三个特困户进行定点帮扶,在深入家庭详细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后,确定了下一步扶贫措施及脱贫目标,对全院精准扶贫工作起到模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