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一个百亿产业的涅槃之路

一个百亿产业的涅槃之路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11月16日 04:11 相关案例:

  四川眉山墙体广告 深秋的眉山,泡菜香扑鼻而来。仿佛就在昨天,首届中国·四川泡菜国际论坛的热闹场景还在眉山继续上演。时光就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把眉山泡菜带向了远方,带上了更新的高度。
  从起步到30亿,从30亿到60亿,再到80亿、100亿……眉山泡菜产业如何涅槃走上崛起之路?本网记者带您一起了解。
  [时间点] 2005年以前
  [关键词]   萌芽
  历史积淀奠定发展基础
  中国人泡菜,三千年味道。在眉山,温润的气候为泡菜生物发酵创造了条件。传说苏东坡特别好吃家乡泡菜,还亲手制作。他烹饪创造的“东坡鱼”“东坡肘子”“鱼香瓢儿白”等菜品至今仍是眉山人餐桌上的佳肴。伴随苏东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黄州、下海南,东坡泡菜美名从此不胫而走。
  深厚的历史积淀,无疑为眉山泡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以前,眉山蔬菜虽然发展迅猛,但还未开始产业化。到2005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47万亩,其中加工蔬菜基地8万亩,泡菜龙头企业仅有18家,蔬菜加工量17万吨。
  2005年10月,市委结合眉山实际,作出《关于加快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将蔬菜产业化列为全市农业领域重点扶持的四大产业之一,并配套制发了《眉山市加快蔬菜产业化发展打造“中国泡菜之乡”实施方案》。泡菜产业从此由单打独斗、籍籍无名的小产业,开始上升到政府高度,逐步得到各级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扶持。
  [时间点] 2006年
  [关键词]  转变
  “眉山泡菜”有了身份和地位
  2006年,市委、市政府对泡菜产业的扶持重点放在夯实两个产业基础上,即发展龙头企业和建设泡菜原料基地。并将东坡区松江镇和太和镇作为眉山泡菜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组织东坡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加大泡菜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泡菜产业龙头企业和关联产业落户,对企业项目建设实施金融扶持;开通泡菜原料运输“绿色通道”,对企业用盐实行专项监控等。
  2006年2月,我市成立市蔬菜产业协会,抽调39名技术人员组成10个定点服务小组,对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泡菜龙头企业实行定点服务,帮助企业发展。同时,不断加强泡菜原料基地建设。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泡菜企业迅速发展到43家,泡菜加工量28万吨,泡菜原料基地达到13.4万亩。
  市委、市政府还把产业整体品牌创建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组织相关部门注册“眉山泡菜”产地证明商标,并组织申报“中国泡菜之乡”。2006年年底,东坡区正式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泡菜之乡”,眉山泡菜开始以整体形象参与全国市场竞争。
  [时间点] 2007年至2008年
  [关键词]  20亿
  提升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2007年,我市把泡菜企业品牌创建和扩大产业知名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放在了突出位置。市委、市政府鼓励泡菜企业申报各种知名品牌,凡获得“国字号”品牌的企业给予10万元重奖,并确定了走司法程序的品牌创建策略。当年6月,“吉香居”泡菜通过司法程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全国泡菜行业和眉山市本土企业第一个“驰名商标”。之后,“李记”、“味聚特”、“川南”、“惠通”相继通过“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同时,眉山泡菜产业得到了农业部的大力扶持,在全国泡菜行业声名鹊起,迅速占领品牌高地。
  2008年,我市在泡菜基地发展上更加注重规模与规范,企业发展上更加注重集约化与集群化,市场开拓上更加注重品牌化与高层次,在基地广泛运用业主承包经营、土地入股经营、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等新型机制,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提升了蔬菜基地发展档次。东坡区成为第28届奥运会四川省唯一的供奥蔬菜基地。制定并推广眉山东坡泡菜地方标准,泡菜产业申报绿色食品40个、无公害农产品24个,位居全省同行业第一。全市泡菜企业达到61个,总泡菜加工量达到5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成为四川泡菜的主产区和核心区。
  [时间点] 2009年至2010年
  [关键词]  30亿
  进行形象展示  知名度再提升
  2009年是全市泡菜产业形象塑造及市场开拓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用3-5年时间使泡菜原料基地、加工量、产值实现翻番,倾力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四川东坡泡菜”产业。之后,通过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力推进泡菜产业发展的决定》,并印发了《四川·东坡泡菜产业园建设方案》等7个配套实施方案。同时,筹办了首届“中国四川泡菜国际论坛”,极大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东坡泡菜”产品相继进入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餐桌,成为眉山一张亮丽名片。
  2010年,全市泡菜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东坡泡菜”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走进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成为北京军区部队专供产品、全国“两会”代表馈赠礼品和人民大会堂国宴食品。启动集“泡菜加工、质量检测、研发培训、旅游观光、文化博览、产品交易、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中国四川泡菜城”规划建设,向着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泡菜产业目标阔步迈进。眉山泡菜产业实现了十年30倍发展的道路。
  [时间点] 2011年至2012年
  [关键词]  大踏步
  做大做强  品牌创建再发力
  2011年,是眉山泡菜产业大跨步大发展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做大做强泡菜企业,狠抓泡菜质量和品牌建设。泡菜加工龙头企业达6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10家,培育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泡菜加工总量101.8万吨,销售收入达61.2亿元,眉山被国家权威机构授予“中国(四川)泡菜城。”同年,“中国四川泡菜国际展销会”在眉山举行。国务院有关领导发来贺电,充分肯定四川“把‘小泡菜’作出大名堂,取得大成效”。
  2012年,东坡泡菜品牌创建再发力,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味道》栏目。该栏目从东坡泡菜的历史文化、传统制作与现代生产加工、营养价值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诠释了东坡泡菜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对中国泡菜城的泡菜博物馆、泡菜广场等场所的泡菜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极大地提升了东坡泡菜的品牌影响力。
  此外,眉山还建成了泡菜博物馆,眉山泡菜销售收入达到84.2亿元。
  [时间点] 2013年
  [关键词]  腾飞
  产值迈向百亿台阶
  2013年是眉山泡菜产业腾飞的一年。随着市委、市政府把泡菜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好抓实,眉山把小泡菜做成了大产业。这年,眉山“东坡泡菜”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注册商标证书。同时,成立了国家泡菜质检中心,让泡菜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当年,全市泡菜企业年加工蔬菜原料140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东坡泡菜中的30多个系列、600多个品种已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引领10万菜农订单种菜收入的主要来源。泡菜产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4.92亿元。
  [时间点] 2014年至2015年
  [关键词]  中国泡菜 眉山宣言
  百亿背后实现“六个全国第一”
  随着中国泡菜博物馆、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泡菜风情街等相继竣工。2014年,“中国泡菜城”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工艺最先进的泡菜产业园区。同时,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泡菜展销会,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全国主要泡菜产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经销商等的1600余名嘉宾参加,省内外124家知名泡菜企业等进行了产品展示展销。成功举行第一届中国泡菜品牌大赛、中国泡菜制作大赛、中国泡菜品牌对话,发表了《中国泡菜眉山宣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眉山市政府签订了“中国泡菜展销会永久性会址协议”,眉山成为中国泡菜展销会的永久举办地。东坡泡菜品牌进一步打响。全市泡菜产业带动21万户基地农户增收,解决农民就近务工2.51万个。泡菜产业销售收入121.77亿元。
  2015年,我市泡菜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带动21万农户每年增收8.6亿元,带动2.5万农民就近务工。“东坡泡菜”荣登2015年中央电视台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品牌价值104.65亿元,位居全国加工食品类地理标志产品榜第五名。预计今年,我市泡菜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150亿元,比去年增长10%以上。至此,眉山泡菜实现了“六个全国第一”,即全国第一个泡菜产业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泡菜城;有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泡菜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建造了全国第一个中国泡菜博物馆;有了全国第一个经商务部审核颁布的中国泡菜行业标准。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