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墙体广告 具有220年历史的大栅门三庆园重张开业,变成近期京城戏曲界的一大热门。嘉庆元年(1796年),“三庆班”与坐落京城大栅门的宴乐居合营,将宴乐居改构成专门扮演戏曲的场合并取名三庆园,曾红极一时。随即,“三庆班”与四喜、和春、春台被合称为“四大徽班”敞开的晋京扮演,变成京剧开端构成的标志性事情。因为“四大徽班”在京城扮演的首要场合恰是三庆园,因而这儿一向被视为我国京剧的发祥地之一……
“三庆园”之名始于嘉庆元年
曾为“徽班”之一的“三庆班”兴办
“三庆园”坐落前门外大栅门街18号,是老北京最早的戏园之一。据清道光年间出版的《梦华琐簿》记载:“今天三庆园,乾隆年间宴乐居也,其地昔甚广阔,今当铺亦从此分出。”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
扬州大码头观看了昆曲(南昆)的扮演,回京时就把昆曲带了回来,在宫中为皇家妃嫔、八旗子弟扮演,颇受喜爱。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道贺乾隆皇帝八十岁生日,
扬州盐商江鹤亭在
安庆组织了一个徽戏班子,取名“三庆班”, 在演员高朗亭的带领来到京城扮演。恰是三庆班的首先进京扮演,敞开了京剧历史上最主要的历史事情“徽班进京”。
“三庆班”在京城献艺取得赞誉,随后本应南归,可是因为扮演太火爆了,遂留在了京城。嘉庆元年(1796年),“三庆班”与宴乐居合营,将宴乐居改构成三庆园,开端了以戏曲扮演为主业的戏园运营。
继“三庆班”进京扮演后,“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也连续进京献艺,而三庆园是他们的首要扮演场合,由此“四大徽班”长时间轮演, “四大徽班”晋京则被视为京剧开端构成的标志性事情。跟着扮演剧目不断创新,唱腔吸收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等精华,逐渐构成了一个簇新的剧种京剧。到了清末民初,三庆园与广德楼、广和楼、庆乐土、同乐轩、庆和园、中和园被誉为“京城七大戏园”,而三庆园称首。
1900年6月15日,前门外大栅门起火,三庆园与庆乐土、中和园、庆和园等戏园全部被焚毁。1905年,由酒行经纪人张云鹏及开赌局的骆四、开木厂的王五三家合资复建三庆园。复建后除京剧扮演外,还运营影片放映,由此变成北京最早运营影片放映的戏院之一。
“三庆班”的兴旺一向继续到20世纪中叶。1941年10月,京剧名家言菊朋、童芷苓、裘盛戎在三庆园联袂扮演在世之作《二进宫》,在京城导致很大轰动。1950年三庆园因年久失修而停演,由此曾名扬京城150余年的一座老戏园子便退出历史舞台。几年后三庆园被改建成大栅门商场职工食堂,1972年因修建物倾斜有倒塌的危险,三庆园原修建被撤除,尔后一向被作为商业运营场合。
李万春初次以艺名在三庆园扮演《战马超》一举成名
孟小冬在三庆园首演《四郎探母》红遍京城
自三庆园开办以来,在京剧舞台上大名鼎鼎的演员简直都在此登台献艺。光绪末年,梨园名角谭鑫培、路三宝等在此演戏。谭鑫培是“谭派”创始人,被尊为京剧界鼻祖,其唱腔以含蓄古拙而著称,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他曾在三庆园扮演过《盗宗卷》、《定军山》、《阳平关》、《
南阳关》等剧目。路三宝为清末京剧名旦,曾与谭鑫培联手在三庆园扮演过《坐楼杀惜》、《翠屏山》等戏。与此同时,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等名家均以三庆园为扮演场所。杨小楼是清末京剧界领军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他在三庆园扮演过《长坂坡》、《挑滑车》、《铁笼山》等。余叔岩出生于梨园世家,与马连良、高庆奎并称为京剧第三代“老生三杰”,在三庆园扮演过《搜孤救孤》、《战和平》、《审头刺汤》等。
民国前期,三庆园的扮演异常兴旺,刘喜奎、侯喜瑞、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言菊朋、谭小培、马连良、孟小冬、杨宝森、李万春、谭富英、筱翠花、王又荃、王长林、茹富兰、周瑞安、王瑶卿、高庆奎、俞振庭等屡次在此扮演。其间,有很多人都是在三庆园一举成名的,如程砚秋多部经典剧作均是在三庆园首演,轰动一时;原名李伯的京剧武生名家李万春初次以“李万春”的艺名在三庆园扮演《战马超》,一举成名。
孟小冬是早年京剧优异的女老生,人称“冬皇”。孟小冬1907年出生于
上海的一个梨园世家,18岁时来到北京拜师陈秀华,专攻“余派”老生戏。1925年春,孟小冬第一次在北京登台露脸就是在三庆园首演《探母回令》(即《四郎探母》)。其时,戏园门口的戏目
广告写着:“本院特聘名震我国坤伶须生权威孟小冬在本院献策。”霓虹灯打出“孟小冬”三个赤色夺目大字,剧院门口两边摆满各界赠送的花篮,京城书画才子、袁世凯次子袁克文还书赠“玉貌珠吭”巨幅匾额高悬于舞台一侧。
孟小冬女扮男装,扮演四郎杨延辉,她不光扮相英俊,并且嗓音苍劲醇厚,引得戏园内喝彩声不断。传闻,有位工商界大亨在三庆园看过孟小冬的扮演后,要捧孟小冬的场子,并愿出五千大洋包个专场,但被孟小冬婉言谢绝。这位大亨见孟小冬不买账,并未气恼,又派人来到三庆园,说甘愿出一万大洋请孟小冬唱堂会,仍被孟小冬婉言谢绝。本来孟小冬已有耳闻,知道这位大亨是京城有名的“采花大盗”,请她唱戏,捧她的场子是假,心怀鬼胎才是真。
梅兰芳在三庆园扮演几乎遇刺
杨小楼在三庆园戏台上痛斥奸细
提到三庆园,还有两件事值得一书,一个是因在三庆园看戏,曾引发过一同刺杀梅兰芳的案子;另一个是杨小楼在三庆园扮演时痛斥奸细。
据《前门大栅门》记载:1926年,有一个叫李志刚的年轻人,在生意公债中赚了一笔钱,于是天天都到三庆戏园大捧名角孟小冬。后来传闻孟小冬与梅兰芳关系密切,便心生妒忌,又值在生意公债中赔了很多钱,于是起了掠夺梅兰芳的想法。一天,梅兰芳在三庆园扮演《千金一笑》,李志刚在座位上看了多半场后,便悄悄地来到后台,想择机对梅兰芳下手。不曾想梅兰芳扮演完毕谢幕时,有戏迷登上舞台与他合影,随后又簇拥着梅兰芳走出戏园子,十几自己前呼后拥地把他送上小轿车。李志刚一向跟随这以后,但就是难以下手。尔后几日,李志刚又屡次在三庆园寻找机会,可惜均未达到目的。
不久,梅兰芳在东四十条请客,李志刚也赶了过去。他递进手刺,请求访问梅兰芳。梅兰芳为人谦和,来者不论是不是相识,一般都竭诚款待。但其时恰有《北京社会晚报》社长张汉举在座,张汉举自荐愿代梅兰芳招待来访者,便来到前院客厅。谁知一见面,李志刚即掏出手枪进行挟制,并向梅兰芳索洋十万元。但此刻银行已打烊,无法取钱,梅兰芳只凑了八万元交给他,但李志刚不光不放人,还一手拿枪,一手押着张汉举走出大门,见门外早已差人布满,他将张汉举一枪打死后,回身便跑。成果,李志刚被差人当场抓获,后被处死。
杨小楼不仅是一位京剧艺术大师,也是一位爱国志士。据《梨园趣话》载: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的当地保持会为迎候日本兵进城,特意在京城闻名老戏园子三庆园组织堂会。一个姓吉的奸细亲自到杨小楼家约请他为日本人义演,杨小楼托病拒演,奸细挟制道:“不唱就抄家!”杨小楼听罢愤慨之极,痛斥道:“我不妥亡国奴!”奸细见状无法回去交差,便摆弄软手法,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杨小楼仍固执不允。软硬兼施均不见效,这个奸细又差人前来将杨小楼的女婿刘砚芳拘押宪兵队,作为人质挟制。杨小楼为救女婿,便让外孙刘宗杨和义子侯海林陪同前往三庆园敷衍这场扮演。
那天,三庆园表里如临大敌,杨小楼毫无惧色,进后台既不脱棉袍棉裤也不穿彩裤,只打了两道眉子,扎上靠就草草上场了。他底子不讲什么露脸,在台上一个技艺也不扮演,而是临场发挥现编的台词,借《战宛城》剧中人物张绣之口,宣泄内心对日寇、奸细的愤恨。他以掷地有声的口气念道:“这‘奴隶’二字,令人好惨!”把恨敌之情宣泄得酣畅淋漓,引得观众火热掌声,日寇误以为精彩之处,亦随之拍手叫好,那些奸细们明知其情,却百辞莫辩,电视连续剧《荀慧生》第28会集也曾再现过杨小楼痛斥奸细这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