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
墙体广告 州公路局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真情帮扶,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安排,根据两村今年内脱贫摘帽的工作目标,结合本局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扶贫历程中创出了特色。
州公路局及时成立了以州交通运输局局长兼州公路局局长沈鲁清、局党委书记韩丹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科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均作为小组成员参与其中,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设置了联络员。
州公路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凉山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省委扶贫蹲点督导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在第一时间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进行贯彻落实。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州公路局党委认真研究,先后在2015年10月和2016年2月选派了工作经验丰富、个人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的局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王忠钊和局安全科办事员杨继军分别担任西埝村、大块村的“第一书记”。今年8月,鉴于大块村的扶贫形势较为严峻,州公路局为该村充实扶贫力量,经过精挑细选,将优秀干部、州公路试验检测中心副主任王伟增派到大块村,为脱贫攻坚工作再添一员猛将。
州、县各级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到今年8月,分管交能的副州长朱学雷到所联系的西埝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7次14天,县联系领导和州公路局领导班子成员到贫困村开展工作48人次,州公路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部分直属单位领导实施一帮二对所有132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
摸底调查
做心中有数的明白人
2015年10月,西埝村的“第一书记”王忠钊上任伊始,便积极与西山乡党委乡政府和村“两委”班子一道,深入到各村民小组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调研,在集体研究讨论后,形成了《关于州公路局驻村“第一书记”深入越西县西山乡西埝村开展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做到了“三清”:“底数清”,摸清了家底、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了基本档案;“问题清”,摸清了致贫原因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策清”,摸清了以往的扶贫情况、扶持效果,提出了具体的帮扶计划。
针对《调研报告》,州公路局领导班子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精准扶贫工作。决定建立精准扶贫帮扶资金专户,解决帮扶村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大力支持脱贫摘帽工作。先行在西埝村投入41万元解决突出困难:一是解决西埝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二是修建村组垃圾池,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三是修建被洪水冲毁的通村桥,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
随后,王忠钊继续开展细致入微的走村入户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宣传各项惠农扶贫政策、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为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经验,也为第二位“第一书记”杨继军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提供了捷径。
两位“第一书记”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形式,顺利完成两个村132户贫困户40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等工作,并在乡卫生院的帮助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健康档案。
真抓实干
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为解决西埝村3个村民小组1459人的饮水问题,州公路局先期投入专项资金24.4万元。为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第一书记”王忠钊与村干部经过讨论研究,决定除购买材料和聘请技术人员指导外,其余工作全由本村村民投工投劳。王忠钊立即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动员全体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投入到“饮水工程”的修建当中。王忠钊与乡、村负责人爬山涉水寻找优质水源,全体村民积极投工投劳,新铺设了15000余米PVE水管,一个月后,该村村民就喝上了清洁、甘甜的山泉水,全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由于西埝村没有垃圾站,导致该村垃圾遍地、卫生条件差,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州公路局为西埝村修建了4个固定垃圾池、设立了10个
移动垃圾桶,引导村民集中投放垃圾,由村定时清运。结合“四好家庭”创建活动,投资1.33万元在村委会修建太阳能公共浴室1个,免费向全村开放,教育引导村民养成勤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
投资1.2万元租赁一台挖掘机、两台清运车,村“两委”干部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对西埝村去年遭受“6.24”洪灾的河道进行了清理,避免汛期洪水再次对沿岸村民造成损失。通过今年雨季考验,成效显著。
为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让相关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投入扶贫攻坚工作,州公路局投资3.5万元为西山乡政府修建坡改平水泥院坝;帮助西埝村和大块村建立村级财务对公账户,实行财务独立核算,改变了以往“乡管村用”的财务管理模式;为帮扶的两个村规范了活动室,添置办公桌3张、会议桌22张、椅子47把、文件柜6个、电脑6台、打印机2台。
扶贫先扶智。今年5月,组织村组干部到
德阳、什邡、绵竹等地考察学习优质核桃种植和林下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寻找脱贫致富路。州公路局为西埝村新建一所农民“夜校”,利用雨天、晚上和农闲时间为群众开展文化、农技和电脑知识培训,帮助村民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打开通往外界的通道。
州公路局发动全局干部职工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中,今年5月,州公路局机关组织40多名党员到西埝村开展“两学一做、扶贫帮困”走基层活动,捐款1.2万元,向每户贫困户发放了10只“
广西金陵花鸡、青脚麻鸡苗”,为68名幼儿捐赠了书包和学习用品,筹资2000元向两个村图书室捐赠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图书500余册。并且,对两个村的132户贫困户采取了州联系领导联系帮扶1户、局机关其余干部职工及直属单位领导每人联系帮扶2户的“结对帮扶”措施,做到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