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
墙体广告 1.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川陕革命老区交通瓶颈制约尤为突出。至2015年底,大部分地级市尚未通高铁,高速公路尚未形成网络,国省干线公路等级低,
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县乡断头路多,老区核心区铁路、高速公路覆盖严重不足,偏远山区行路难问题突出。交通瓶颈是制约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川陕规划》提出,要建设以普通公路为基础,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以水路、民航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升交通运输对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记者对《川陕规划》的梳理发现,全市大型交通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有:巴中恩阳机场、巴陕高速、巴广渝高速。尚未开工项目有汉巴南铁路、广巴铁路扩能改造、南江、通江通用机场、巴万高速公路、镇巴—通江—平昌—
广安高速公路、巴中—苍溪高速公路、诺水河至光雾山景区道路。
2.清洁能源和天然气精细
化工:
《川陕规划》要求,要开展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气田至重点工业园区及县城输气管,实施一批光伏、风力和生物质能发电项目。
根据强化能源保障的规划要求,我市规划建设1座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9座110千伏变电站;加大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尽快完成“十二五”期间确认的探明储量1500亿立方米;经开区将建成6万立方成品油接卸库。
3.食品加工:
《川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优质粮油和特色农林产品种植加工基地,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特种养殖业,大力开发富硒农产品,推动优势产品进入高端市场。
食品饮料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巴中最具特色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末,产业占GDP比重达10%以上,绿色、有机特色凸显,并成功打造了系列名优产品品牌和“巴食巴适”区域品牌。市委、市政府把食品饮料列入全市四大重点成长型产业。
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增长极。未来五年,全市食品加工产业围绕“一基地、三品牌、四中心、五产业”的发展目标布局。“一基地”:打造西部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基地;“三品牌”:创建巴中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与名优产品品牌;“四中心”:加快建设西部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中心、国家酒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川东北分中心、秦巴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秦巴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五产业”:重点发展饮料类、肉食品类、食用菌及山林食品类、粮油及调味品类、果蔬食品类产业。预计到2020年,全市食品产业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14.1%;2025年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10%。食品饮料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2:1。
4.机械制造基地:
《川陕规划》指出,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深化老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营造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以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
目前巴中建成和在建机械制造企业达到14家,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业实现产值25.9亿元,主要产品种类由单一的钢圈、齿轮零部件生产扩展到轻型货车和
摩托车整车生产、发动机核心部件及曲轴等零部件生产13类。
5.红色文化名城:
《川陕规划》要求,保护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加大革命遗址、旧居保护修缮力度,提升纪念设施教育功能,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经典线路,构建以
广元—巴中—
达州为核心的原川陕苏区红色旅游圈,加强旅游品牌推介,开发一批富有老区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支持老区群众以多种形式分享红色旅游发展成果。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通江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南江县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已被列为重要红色旅游景区(点)。
6.
现代森林公园城市:
建设
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和“五彩巴中”“绿色崛起”发展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我市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按照“全域景区”理念,打造一批生态旅游景点,努力把巴中建成生态休闲旅游和森林康养目的地。除此之外,光雾山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大坝、十八月潭供水站及智慧旅游、门禁系统等服务设施建设,启动铁炉坝等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建设。空山国际山地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已启动中药园区、自驾游营地、花卉基地、森林康养度假区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