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墙体广告 “一二三!一二三!”11月27日上午,长湖沙洋县后港镇港口村水域,在阵阵号子声中,15艘渔船上的26名渔民正对长湖刘家台645亩围网自发进行拆除。
湖北省第三大湖泊——长湖拆围攻坚战在沙洋县吹响了冲锋号,全方位保卫长湖的综合战役全面打响。
长湖约50%水域面积被围网养鱼
竹竿连着竹竿,围网连着围网,记者在沙洋县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执法船上看到,原本宽阔平坦的长湖湖面被森林般密集的竹竿和丝网分割成了一块块“迷宫”,有些地方,执法船只能撞倒竿子和丝网后才能通过。
位于“四湖”水系上游的长湖,地跨
荆州、
荆门、潜江三市,是
湖北省第三大湖泊,具有防洪调蓄、农业灌溉、水产养殖、交通航运、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及饮用水备用水源地等综合功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鼓励发展大湖围栏养殖,逐步形成了长湖水域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的现状。
据沙洋县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初步统计,长湖水域现有围栏169处,面积近10万亩,约占长湖总水面的50%。其中我市沙洋境内水域面积约占长湖总面积的70%,水面围网养殖面积达65740亩,102处,涉及603户渔民。
而且这些围栏养殖大多用的是“迷魂阵”(一种非法捕鱼网)、拦河大毫、地笼,特别影响长湖当地鱼类的产卵、繁殖,严重破坏渔业资源。此外,由于围栏养殖使围湖区域内鱼群密集,导致区域内大部分水草被啃食殆尽,严重影响水体自身净化。
长湖水域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了长湖水质极度恶化,生态修复能力逐年下降,通过对2011年—2014年长湖水质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水质类别为劣五类,重度污染。这严重影响了长湖旅游、灌溉、调蓄、生态、湿地等功能的发挥,制约了沿湖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