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吉首大学帮扶联团村:智库入山一改“无路无学无产业”

吉首大学帮扶联团村:智库入山一改“无路无学无产业”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12月08日 04:12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湖南墙体广告发布

  扶贫作业队在联团村树立了大学生自愿效劳基地,自愿者定时展开“支教”效劳。图为自愿者授课场景。
  扶贫点简介
  对口地址
  吉首市矮寨镇联团村
  帮扶单位
  吉首大学
  村貌介绍
  联团村坐落吉首市矮寨镇西南部,距吉首市城区32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寨子。全村共82户338人,有建档立卡贫穷户70户、296人。该村地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全村基础设施非常单薄,经济结构单一,主要栽培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方式较为初始。
  扶贫成效
  ●立异高校帮扶机制。
  经过施行科技帮扶、教学帮扶、消费帮扶和医疗、文明等公共效劳帮扶全部推动联团村扶贫开发。
  ●展开特色工业。
  建成猕猴桃百亩示范园和饲养基地,引入农业公司2家,树立农人专业合作社3家,完成年户均5000元以上工业收益。
  ●改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效劳。
  校园投入并和谐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全部改进联团村的公路、饮水、通讯、网络、电力等基础建造和文明广场、作业、旅行等场地设施。
  ●加强底层安排建造。
  大力推动底层效劳型党安排建造,不断展开壮大集体经济,2016年完成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坐落大山深处的联团村,近20年来一向是被扶贫的目标。扶贫部队来了又走,但“国家贫穷村”的帽子仍是没摘掉。41岁的村秘书石成强以为,村里资本短缺,基础设施单薄,特别是乡民们“安于现状,靠天吃饭”的闭塞观念,绝不是一笔钱就能处理的。
  作为武陵山片区仅有的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一向将扶贫作业视为主要任务,有着丰富的扶贫理论和经历。2015年4月,吉首大学扶贫作业队正式进驻联团村。 当脱贫“困难户”遇上扶贫“老司机”,会擦出怎么的火花?近来,记者到访联团村,近距离领会了一所贫穷山区高校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理论与实习效果。
  【科技扶贫】 量体裁衣展开特色工业
  11月初,湘西烟雨毛毛。在回旋扭转的山路上绕了许久,总算见到了联团村的“身影”。“这一次总算能够把车开到村口了。”带领记者造访联团村的吉首大学副校长 李定珍笑言,自个隔一两个月就要来看看“结对帮扶”的乡民石光平一家,曾经只需赶上下雨天,一定“作废”一双鞋,“山上底子没路,深一脚浅一脚满是泥 巴。”而这一次,那条把乡民与外界离隔、老是塌方的黄土路,现已成为能够通车的公路。乡民石光平对此拍案叫绝:“曾经修个房子建材都运不上来,如今便利多 了。”
  “校园党委屡次举行专题会议研讨驻村帮扶作业。”分担驻村帮扶作业的党委副书记曹晓鲜说到,“驻村一年多来,已落实政策项目资金一千余万元,全部推动联团村基础设施建造、特色工业展开、公共效劳改进和底层安排建造。”
  在驻村帮扶作业队队长朱福军看来,筑路是联团村许多乡民朝思暮想的事,路通了,也点着了乡民们尽力致富的新希望。接下来,怎么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的科技力 量,引领全村工业展开、添加农人收入,是帮扶队有必要思考的事。校园安排专家屡次调研,终究拟定了集扶贫开发、村庄旅行、特色工业展开等于一体的《联团村美 丽村庄展开计划(2015-2030)》。
  按照计划,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穷目标,都可根据状况挑选工业项目。63岁的石九哥曾因一场羊瘟损失惨重。这一次,他学习饲养技术,联系联团村的自然生态优势展开“绿色饲养”,先后饲养了山羊、竹鼠、稻花鱼等,并树立了自个的“石蛙饲养基地”,成功走上脱贫之路。
  朱福军介绍,本年该村使用扶贫资金70万元,农户自筹、借款100余万元,引资100万元展开猕猴桃栽培示范园100余亩等种饲养项目,完成全村贫穷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添加1000元以上。
  此外,吉首大学还会处理农副产品的销路疑问。联团村蔬菜合作社社长刘昌五介绍:“咱们种的蔬菜基本上都销往吉首大学食堂,老百姓养的鸡鸭猪羊也是他们帮买,报价也比商场价高,咱们确实获益了。”
  当了12年村支书的石光生老人慨叹地说:“咱们村20多年来一向都有作业队帮扶,但吉首大学作业队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支作业队,村里的相貌真实大变样了。吉首大学的领导干部还每家每户都帮,每年都给每家送2000元以上物资,他们比亲人还亲!”
  【教学扶贫】 贫穷村走出大学生
  没有幼儿园、没有小学,每天走近五公里路到矮寨镇上的校园上课——这便是联团村孩子们的真实写照。为真实协助大众脱贫,吉首大学还使用本身的教学资本优势协助联团村进步教学质量、提高人口素质。
  “校园许多大学生有支教经历,为何不把他们带到这里来?”朱福军说,2015年7月,帮扶队进村不久,吉首大学师生暑期实习三下乡活动便来到了联团村。 随后,帮扶队又完善“常下乡、常在乡”长效机制,在此树立了大学生自愿效劳基地,师生自愿者定时进村展开“支教”等效劳。
  “我要报数学”“我想学音乐学画画”时隔4个月,回忆起暑假支教的一幕,自愿者杨加燕依然很慨叹。她说,咱们在一棵老树下开端暑假“招生”,最终来了三十 几个孩子,大多数都上学了。有一个念初中的小石姑娘给咱们留下很深的形象。“小石是留守孩童,上一年就参加了自愿者的辅导班,尽管听咱们课的时刻不长,但上 课很仔细,特别喜爱学英语。”特别让杨加燕感动的是,小石成果提高很快,中考也考得极好。
  帮扶队队员胡罡说,自愿者们给辅导班取了个好听的姓名——“云上书院”,由于这个矗立在山里的村庄,远看就像是在云端。而大学生自愿者们除了给乡民带来文 化常识上的帮扶,更供给了“榜样”的力气。1年来,帮扶队屡次安排干部、乡民外出调查学习,在村里展开饲养栽培技术训练,定时开办农人夜校,着力进步乡民 文明和技术。
  曾经从来没出过大学生的贫穷村,从2015年到如今居然走出了2名大中专学生和5名高中生。
  高校扶贫
  要展开“接地气”研讨
  “贫穷村和乡民需要什么,咱们就送什么,这是咱们理解的‘精准’。”吉首大学党委书记兼“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展开”协同立异基地主任游俊,深谙扶贫作业理论之精华,但他以为,在实习过程中,若要能真实看到扶贫成效,有必要念好“实”字经。
  联团村仅仅武陵山片区1万多个国家贫穷村的一个,吉首大学作为片区内仅有的综合性大学,依托已树立的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展开协同立异基地,从理论研讨、政策 建言、社会效劳和人才培养四大方面助力“精准扶贫”、献策“全部小康”建造,有关调研人员在具体调查后,为多个贫穷村开出“个性化”的“药方”,这表现了 一所高校的担任。
  不过,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游俊说,高校扶贫不单单是输出常识,其实在带动大众脱贫致富的一起,也促进师生走出“象牙塔”,联系扶贫项目展开深层次“接地气”的研讨。这或许是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必经之路。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