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墙体广告 旬老人洒泪回忆峥嵘岁月
有一群人,曾经一起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战争年代相濡以沫。若干年后,他们虽已白发苍苍,心里却始终留有战友的位置。近日,在
广东、
江西、
湖北三地志愿者共同努力下,抗战老兵万剑平与在
武汉的老战友陶基烈会面。两位老人牵手促膝回忆当年峥嵘岁月,感慨万千。
1曾经并肩作战出生入死
今年93岁高龄的万剑平老人出生于
南昌市,现居住在
九江市姚家洼。说起他和战友的故事,万老颇为激动:“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1937年,他因家庭贫困参军,1941年任陆军第九预备师辎重营上士文书,1942年任陆军第九预备师司令部准尉译电员,同年下半年被送往
重庆中央军事委员会译训班学习,1943年在译训班学习6个月毕业后任陆军十八军第十一师司令部少、中尉译电员,1944年至1946年任陆军第十八军司令部上尉译电员,1947年至1948年任陆军整编第88师司令部少校译电组副组长。陶基烈老人和万老参军时间差不多,1941年在11师译电室工作。
回忆往事,两位老兵谈起惨烈而振奋人心的石牌保卫战。“那时我们在师部译电室,战事一天比一天激烈,师长连遗书都写好了。由于是遭遇战,阵地上的通讯指挥全靠电话进行,译电人员几乎没什么任务。可是,置身于轰隆隆的炮火声中,看着战友们浴血奋战,自己却有力使不上,我们这些文职人员十分难受。最后,这一战以我方胜利告终,并成为抗日战争的重大军事转折点,直到抗战胜利。”往事历历在目,万老说,日本宣布投降后的那些天,译电室的一群年轻人迎来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他们用明码电报,将这一消息传遍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