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墙体广告 12月4日,市民邓女士花178元网购了一件长款含92.5%“白鸭绒”的羽绒服。羽绒服到手后,邓女士穿了一下感觉还行。几天后,邓女士感觉羽绒服袖口变松了,就拿到自家小区附近的一家裁缝店修改,结果却被裁缝师傅告知,她网购的这件羽绒服的填充物根本不是羽绒,而是一种叫做“飞丝”的羽毛粉碎物及锦纶等杂质。
邓女士听后大感意外,“外表看上去没差别啊,怎么会一点羽绒都没有呢?”邓女士告诉浔阳晚报记者,自己买的时候就想过这个价钱想要买到好羽绒服不太可能,但看到商家图片上承诺含92.5%白鸭绒她就相信了,可没想到会是这样。
裁缝师傅拿出店内其他顾客想改的某品牌羽绒服填充物给邓女士做了对比。“看了对比,真是明显不同。人家的羽绒捏起来黏黏的,很蓬松,我这件衣服的填充物一丝一丝的,还有些羽毛梗,颜色也很杂,有黄有灰,看上去就有问题,看来买到假羽绒服了。”邓女士气愤地说,得知羽绒服质量有问题,她立马联系商家,将羽绒服退了回去。
2 网购羽绒服合格率低
近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发布“双11”网上羽绒制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羽绒服合格率70.6%,羽绒被合格率只有45.1%;严重不合格率羽绒服为12.7%,羽绒被为43.1%。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在天猫、京东和淘宝3个平台抽取了销量综合排名靠前的样本204个,其中羽绒服102件,羽绒被102条。数据分析发现,天猫、京东、淘宝羽绒服合格率分别为82.5%、75%和50%;羽绒被合格率天猫、京东分别为72.5%和53.1%,在淘宝连续4次抽查羽绒被的合格率均为零。
一名知情人士告诉浔阳晚报记者,现在一些假羽绒服打着含90%以上羽绒的噱头,而里面大多是锦纶还有“飞丝”。“‘飞丝’就是由鸭毛、鹅毛甚至鸡毛经粉碎而成,按规定是不允许添加进羽绒服里。”据该人士介绍,“在羽绒服中添加‘飞丝’还有锦纶等物质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如果全用‘飞丝’填充,成本一般也就五六十元。”
市第一人民
医院胡姓医生告诉浔阳晚报记者:“羽绒服内的劣质填充物如果散发出刺鼻气味,容易刺激味觉和神经系统,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并能够引起呼吸道疾病或皮肤过敏现象。特别对哮喘病人和有哮喘病史的患者来说,更容易导致哮喘病发作。”
3 如何挑选羽绒服?
随后,浔阳晚报记者来到市区某商场,一家羽绒服专卖店的销售人员提醒,选购羽绒服要“一看二摸三闻四压”。“看”是查看含绒量,按国家标准,羽绒服的含绒量不应低于50%。“摸”是感觉是否有硬结,硬结多说明羽毛多,羽绒少。“闻”是检查是否有味,填充材料是否经过高温消毒,只有经过这道程序,衣物才会无异味。“压”是看衣物布料如何,将羽绒服揉在一起,迅速胀开的就是质量好的。
浔阳晚报记者提醒消费者,羽绒服的保暖程度与含绒量、充绒量都有关系。一些批发卖场往往不标明含绒量和充绒量,或是在现在较为流行的轻薄羽绒服上夸大含绒量,却忽略了充绒量。实际上,含绒量再高,充绒量不够也不保暖。
根据羽绒服装的标准规定,含绒量低于50%的不能称为羽绒服,而通常比较好的羽绒服含绒量一般在80%至90%。充绒量根据服装规格不同而不同,没有下限规定。据浔阳晚报记者走访了解,目前市场上比较正规的羽绒服充绒量通常在70至100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