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墙体广告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保障、支撑和推动。好的环境,犹如一个磁场,总能吸引资金、项目、人才等发展要素源源汇聚,从而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这样的规律、这样的道理,在我市党政代表团此次学习考察的
福建三地,得到再次印证和生动诠释。
龙岩、
泉州、
厦门等地着力打造优良发展环境,促进了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活力涌流、实体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的大勃兴反过来又促进环境的再优化,如此形成一个互促互融的良性循环,让人眼界大开、感触良多。
尤其是
厦门,一直以来勇于创新、先行先试,不遗余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厦门市实行“多规合一”,推进建设领域审批事项清理和流程再造,大幅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审批效率,项目建设实现提速增效,“美丽
厦门”建设日新月异。同时,他们积极深化“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多证联办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极大方便了市民、创优了环境、服务了企业,激发了全民创新创业热情。这一切,都让
厦门以一个更加开明开放、务实高效、以人为本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厦门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尚且如此重视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地处内陆、欠发达、后发展的
赣州又怎能不增强环境建设的紧迫感?
毋庸讳言,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
赣州这些年虽然持续用心用力,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打好六大攻坚战,面临环境因素的掣肘仍然不少,比如“肠梗阻”现象、“小鬼难缠”问题。目前,
赣州正处于加快推进振兴发展、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更要学习借鉴
厦门等地的经验做法,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审批程序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的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软实力,以良好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打造良好发展环境,要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认真做好“减”和“放”的文章。
厦门等地的行政审批改革,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效率优先,政府精简审批环节,合并审批程序,以“减”促变,化繁为简,实现了便民利民、高效运转。对于
赣州市而言,当前既要承接好中央和省下放的审批事项,又要厘清已有的各项审批事项,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该管的事项管到位。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流程简化、质量优化和网上办理便捷化,坚决砍掉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切实解决“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通过政府的“减”和“放”,给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宽松、规范、高效、和谐的环境。
打造良好发展环境,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厦门等地能够发展得又好又快,跟政府部门和干部的良好服务意识不无关系。学习
厦门等地的经验,我们要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主动转变职能,变“管理员”为“服务员”,全心全意为企业、客商和群众提供贴心服务。要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接受公众监督;切实改进政务服务方式,最大限度便利群众、满足个性需求;积极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网上办事大厅,打造“政务超市”,让群众少跑腿、办好事。同时,要努力在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社会保障和融资、用地、用能、用工等方面提供更好服务。
环境是软实力。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涉及方方面面,是地方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营造务实高效、勤勉廉洁的政务环境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习
厦门、
泉州、
龙岩等地,努力打造公平正义、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规范有序、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安全温暖、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宜居宜业、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等,以良好的整体环境推进振兴发展,助力追赶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