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墙体广告 某道路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慎挖到地下水管,水柱喷出十几米高;某
工地施工挖到天然气管道,导致天然气泄漏……在城市建设中,由于管线资料不全或与现状不符等原因,导致施工时挖断、挖破管线的事故时有发生,在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12月15日,
赣州晚报记者从规划部门获悉,
赣州中心城区已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经过一两个月的运行,系统较为稳定可靠,基本达到了最初设定的各项开发目标,以后可避免在施工过程,因资料不全导致管线遭到破坏的情况发生。
据了解,早在2014年底,
赣州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就已形成最终成果,普查区域面积约为85平方公里,包括给水、排水(雨、污)、电力(供电、路灯)、
电信(
移动、
联通、广电、铁通、军用等)、燃气等五大类管线,探查管线总长度4131.21千米。为尽快将这些数据信息建库立档并发挥社会效益,2015年6月,经过询价与谈判,最终确定由国内有比较丰富平台开发经验的某勘查测绘
公司进行开发设计,
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配合项目调研与软件测试。
去年7月初正式启动该系统的开发工作,开发人员根据
赣州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内地下管线行业管理的通用经验及相关技术规范,搭建了平台架构。今年3月,开发小组形成信息管理系统初步成果,经过半年来不断地集成测试与生产测试,至今年9月,系统开发工作结束。10月,产品正式交付
赣州市城乡规划局应用。
中心城区建立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掌握地下管线铺设现状,实现相关部门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城市地下管线的空间分布、特征类别、管线材质、建设状态等。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服务,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服务体系,使城市地下管线能够在安全、生态、良性运行中服务于政府与社会,满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需要。